首页> 中文学位 >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6h】

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斜视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

2.1 内容与方法

2.2 干预方法与内容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通过调查分析斜视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2.通过对斜视手术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进一步完善斜视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措施,为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调查研究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山西省眼科医院住院手术的200例斜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初步分析影响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2.干预实验研究将调查研究的200例斜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3周的综合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分为两阶段,共进行8次,第一阶段:住院期间,在手术前的二天、术日、手术后的四天,每日进行综合干预1次,每次10分钟;第二阶段:术后两周进行1次,每次10分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的干预结束后,复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结果:
   1.调查研究结果
   (1)斜视手术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均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躯体化因子得分均数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斜视手术患者的自我感觉几乎都存在SCL-90量表中所列的症状。
   (2)患者斜视度<15°的患者人群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4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斜视度>25°的患者人群,年龄段在31~35岁的斜视手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最明显。
   (3)斜视手术患者SAS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斜视手术患者母亲的职业、母亲的文化程度、本人的文化程度对患者SAS、SDS得分正常与否有关系。
   (4)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与否、斜视类型、斜视度、本人及母亲的文化程度。
   2.干预研究结果:
   (1)综合心理干预对斜视手术患者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6因子得分及SCL-90总分有影响;除了焦虑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SCL-90总分在不同测量时点与进行干预与否没有交互作用。
   (2)斜视手术患者的SAS、SDS得分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焦虑得分均有影响;SAS得分均数在不同测量时点与进行干预与否有交互作用。
   (3)施行手术治疗对斜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1.斜视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斜视手术患者情绪上易出现强迫、人际敏感、自卑感,不自在,焦虑、恐怖、神经质等情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斜视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在31~35岁的年龄段最为严重。斜视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2.斜视手术患者在出现显性的斜视症状初期,患者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斜视患者应该在斜视发生的早期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3.斜视手术患者存在焦虑情绪。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正常与否与患者本人及母亲的文化程度有关,本人及母亲文化程度低患者越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4.斜视患者施行斜视手术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5.通过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斜视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组在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就是说,综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心理健康状况,长期效果来说,焦虑变化最显著,最深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