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EG-ASP和L-ASP治疗儿童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6h】

PEG-ASP和L-ASP治疗儿童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 言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2.选择治疗方案

3.指标检测及观察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 果

1.疗效比较

2.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3不良反应

讨 论

1.在治疗ALL疗效上的分析

2.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培门冬酶(PEG-ASP)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为ALL患儿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并针对其各种安全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指导临床药物选择及治疗。
  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的ALL患儿65例,分别使用PEG-ASP(PEG-ASP组)和L-ASP(L-ASP组)行强化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PEG-ASP组患儿25例,男13例,女12例,中位年龄5.68岁,低、中危、高危患儿分别为6例、15例、4例;L-ASP组患儿40例,男35例,女15例,中位年龄7.05岁,低、中危、高危患儿分别为9例、26例、5例。两组患儿除给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和地塞米松强化治疗外,PEG-ASP组给予PEG-ASP每次2500U/m2肌肉注射,1次/1-2周,连用2次;L-ASP组给予L-Asp每次5000-10000u/m2静脉注射,隔日1次,共6-8次。两组患儿化疗前后严格执行低脂、低糖、低蛋白均衡饮食,并定期监测血系列、血凝系列、血糖、血脂、血、尿淀粉酶和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观察骨髓缓解率及远期疗效,记录住院时间、比较住院费用,观察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
  1.两组疗效指标比较
  1.1.骨髓缓解率比较:化疗前后动态复查骨髓常规,PEG-ASP组23例达完全缓解(CR),缓解率达92%,L-ASP组36例达完全缓解(CR),缓解率达90%,缓解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远期疗效比较:PEG-ASP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L-ASP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PEG-ASP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80±3.96d,L-ASP组为14.57±2.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PEG-ASP组平均住院费用2607.50±77.30元,L-ASP组5725.40±74.3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不良反应比较
  4.1过敏反应:化疗期间两组患儿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PEG-ASP组4%,L-ASP组12.5%,L-ASP的变态反应显著高于PEG-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骨髓抑制:①骨髓抑制程度:给予VDLDex方案化疗期间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两组其抑制骨髓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髓抑制时间:PEG-ASP组骨髓抑制时间为26.80±1.92d,L-ASP组为17.00±2.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凝血功能异常:化疗期间,两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以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FIB(纤维蛋白原)减低、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为主,两组间凝血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4生化指标异常:两组患儿在化疗中出现肝脏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血糖升高和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PEG-ASP组分别为:12.5%、5.0%、7.0%、2.5%、10.0%,L-ASP组分别为:12.0%、4.0%、4.0%、0%、4.0%,进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5消化系统症状:两组在化疗中发生消化系统症状:呕吐和恶心、腹痛、腹泻的例数,PEG-ASP组分别为:4例、0例、0例,L-ASP组分别为7例、1例、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EG-ASP和L-ASP在ALL患儿的强化治疗中均能达到较高的骨髓缓解率,说明二者在ALL患儿的治疗中均疗效显著,同时可明显提高ALL患儿的远期生存率;
  2.PEG-ASP较L-ASP组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
  3.PEG-ASP和L-ASP在化疗中均有不同数量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凝血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减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化指标异常(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胆固醇升高、血糖升高、低白蛋白)、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种类与级别类似,但PEG-ASP相对过敏反应少,且过敏反应较单一,程度较轻微。
  4.PEG-ASP和L-ASP在化疗中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但PEG-ASP对ALL患儿骨髓抑制时间较L-ASP组时间长,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相对高,因此在化疗前、中、后期均应注意监测血常规,预防及积极控制感染;
  5.PEG-ASP与L-ASP比较,具有用药次数少、过敏反应少、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节省住院开支的优点,不仅可以用于复发或对L-ASP过敏的病例,也推荐作为初发ALL的化疗,在目前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