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6h】

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表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2.4 质量控制

2.5 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相关影晌因素

3.3 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

第四章 讨论

4.1 亚健康状况

4.2 工作相关性损伤状况

4.3 工作相关性疾病状况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流行现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引起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流行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各卫生部门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重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防范意识,对控制职业伤害蔓延、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山西省七所三级甲等医院中发放问卷700份,回收700份,其中有效问卷684份,有效率97.7%。调查数据经Excel录入,核查后导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1.本次研究共调查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684名,其中男性246名,女性438名,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34.9±8.5岁),处于医疗岗位的人员390名,护理岗位189名,卫生技术岗位74名,药剂人员31名,初级职称人员305名,中级职称人员238名,高级职称人员112名,其他29名。
   2.组织环境因素中以“工作时同事之间是否互相提醒不安全行为和防护知识,工作单位中是否张贴具体的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工作区域光线是否充足”这三个条目的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因素中以“脱手套后是否及时洗手,医疗废物是否正确处置和分类,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是否戴手套”这三个条目的发生率较高;个人因素中以“三班倒或者值夜班,是否能自主调节生物钟,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这三个条目的发生率较高;职业暴露因素中以“接触高危人群(AIDS、淋病等),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接触化学物质(消毒剂、药物等)”这三个条目的发生率较高。
   3.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按程度分三类,第一类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表现顺位为:健忘,丢三落四(条目4);常感到力不从心、倦怠无力(条目2);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条目6);头发枯黄、易断或持续发丝脱落(条目1);毫无原因的坐卧不宁,无名火气大(条目3);免疫力低下,换季时经常感冒(条目7);经常头晕脑胀、头疼耳鸣、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条目8);食欲不振,神经性厌食或贪食(条目5);体重变化明显,短时间内变胖或者消瘦(条目9);性能力下降(条目10)。
   4.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第二类职业伤害即工作相关性损伤顺位为:针刺伤(57.02%);皮肤皲裂(39.04%);口腔溃疡(38.60%);切割伤(37.72%);扭伤(36.11%);碰撞伤(35.96%);过敏性皮炎(33.33%);月经异常(31.14%);皮疹(29.39%);白细胞减少(28.95%);摔伤(26.32%);流行性角膜炎(20.61%);拉伤(19.88%);打伤(17.98%);电伤(17.40%);烧伤(17.25%);冻伤(16.37%)。
   5.本次调查涉及与工作相关性疾病共24种,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相关性疾病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腰颈椎病(18.42%)、慢性咽炎(16.08%)、神经衰弱(16.08%)、慢性鼻炎(12.13%)、下肢静脉曲张(8.48%)、抑郁症(6.87%)、胃溃疡(6.29%)、放射病(4.09%)、原发性高血压(3.80%)和听神经受损(3.80%)等。
   6.导致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它们包括:岗位、职称、日常娱乐、体育锻炼、超负荷工作、接触各种职业暴露因素等等。
   研究结论: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形势较为严峻,导致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因素种类繁多且相互影响,各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应制订和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作业规范和防护制度,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辅以一定的管理办法,提供完善的防护条件,积极创造健康促进的工作场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共创一个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