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GF-1、IGF-2在新诊断Graves病骨代谢异常女性患者中水平的变化
【6h】

IGF-1、IGF-2在新诊断Graves病骨代谢异常女性患者中水平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一般资料收集

1.5 血清中各指标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GD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比较

2.2 不同骨量的Graves患者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2.3 血清IGF-1、IGF-2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附图表

3 讨 论

3.1 IGF与Graves病

3.2 IGF与Graves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3.3 IGF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IGF-1、IGF-2对Graves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探讨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女性Graves病患者血清IGF-1、IGF-2表达水平,探讨其在GD引起的骨量下降或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于2013年10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发女性GD患者57例,分为绝经前31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5.1±8.1)岁,绝经后26例,年龄44~61岁,平均年龄(53.0±6.8)岁。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均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我院健康体检者46例,其中绝经前18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4.4±7.6)岁,绝经后28例,年龄在46~58岁,平均年龄(52.0±6.7)岁。根据1994年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以腰椎或股骨颈T/Z值判断(绝经后女性以T评分为标准,绝经前女性以Z评分为标准),将Graves病患者分OP组( T/Z值≤-2.5)、低骨量组(-2.5<T/Z值<-1.0)、骨量正常组(-1≤T/Z值≤+1)三个亚组。采用ELISA法测定IGF-1、IGF-2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FT3、FT4、TSH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反应骨转换的指标N-MID OCN、tP1NP、β-Crosslap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E2、FSH、LH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a、P、FPG、TC、TG、HDL、LDL水平。所有患者均于采血当天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及前臂1/3的骨密度。
  结果:
  1.女性GD患者绝经前后组与相应对照组比,年龄、绝经年限无明显差异,BMI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GD患者绝经前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血FT3、FT4、IGF-1显著升高,TSH、IGF-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N-MID OCN、tP1NP、β-crosslaps显著升高,血TC、TG、LDL、HD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PG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Ga、血P无明显变化;女性绝经后甲亢组与对照组比较,血FSH、LH、E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GD患者绝经前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Neck、前臂1/3 BMD降低,且以前臂1/3降低更明显(P<0.05, P<0.01),而L1-4 BMD在女性绝经后GD患者中较健康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绝经前GD患者中L1-4 BMD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2.女性绝经后与相应绝经前相比,无论是否患有GD,BMI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β-Crosslaps、N-MID OCN、tP1NP升高,血IGF-1、IGF-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TC、TG、LD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绝经前GD组相比,HDL水平在绝经后GD患者中无明显差异,而在健康体检者中,绝经后女性HD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绝经后GD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绝经后与相应绝经前比,Neck、L1-4、前臂1/3的BM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在女性GD患者中按骨密度测定结果T/Z评分分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无论绝经前后,骨质疏松组与骨量下降组血IGF-1、N-MID OCN、tP1NP、β-Crosslaps水平均升高,IGF-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骨量下降组比较,骨质疏松组血IGF-1、N-MID OCN、tP1NP、β-Crosslaps水平升高,IGF-2水平降低,差异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在女性GD患者中,血IGF-1与血FT3、FT4、tP1NP呈显著正相关(r=0.543, r=0.547,r=0.523,P<0.05),与TSH、前臂1/3、Neck及L总的BMD呈负相关(r=-0.385,r=-0.353,r=-0.444,r=-0.384,P<0.05);血IGF-2与血FT3、FT4、β-Crosslaps呈显著负相关(r=-0.422,r=-0.405,r=-0.504,P<0.05),与TSH、前臂1/3、Neck及L总的BMD呈正相关(r=0.423,r=0.412,r=0.435,r=0.479,P<0.05)。
  结论:
  1.女性GD患者,血IGF-1水平显著升高,与血FT3、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可能参与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且与血清tP1NP呈正相关,与β-crosslaps相关性不明显,表明IGF-1主要通过影响成骨细胞调节GD患者的骨代谢,但其与各部位BMD均呈负相关,考虑可能IGF-1促成骨作用不足以抵抗GD引起的骨丢失,最终导致患者BMD下降,且在前臂1/3处下降更为明显;
  2.女性GD患者,血IGF-2水平显著降低,与血TSH呈正相关,与FT3、FT4呈负相关,考虑血清中高水平的FT3、FT4可能抑制IGF-2的分泌,其与血清
  β-crosslaps呈负相关,与tP1NP、N-MID OCN的相关性不明显,并与各部位BMD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低水平的IGF-2主要影响破骨细胞,由于GD患者本身存在高骨转换,在此基础上血清中低水平的IGF-2可通过增加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吸收,加速骨转换,加重OP的发生;
  3.绝经后妇女,无论是否患有GD,血清IGF-1、IGF-2水平均降低,且在OP组中降低更为显著,表明IGF-1、IGF-2均参与了PMOP的发生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