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
【6h】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1.2 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建立

1.3 鼻腔给药

1.4 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功能的测评

1.5 HE染色

1.6 电镜标本制备及观察方法

1.7 实验试剂及仪器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动物一般表现

2.2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

2.3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3 讨 论

3.1 rhEPO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现状

3.2 血管性痴呆模型的选择

3.3 rhEPO给药方式选择

3.4 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

3.5 认知功能判断的实验选择

3.6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4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脑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致谢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2VO组、2VO+rhEPO组、2VO+rhEPO+AG490(JAK2抑制剂)组、2VO+AG490组,每组8只。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VO)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3天后,各组分别腹腔给予AG490(5mg/kg)或等剂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AG490的溶媒),30分钟后鼻腔给予rhEPO(150U/125μ l)或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周给药1次,共8次。8周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 CA1区、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各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
  结果:
  1.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1)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越短,动物的学习能力越强;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2VO+rhEPO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2VO组、2VO+rhEPO+AG490组、2VO+AG490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越多,动物的记忆能力越强。1)2VO+rhEPO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2VO组、2VO+rhEPO+AG490组、2VO+AG49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越长,动物的记忆能力越强;结果显示,5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①假手术组海马 CA1区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皮层可见大量锥体细胞,尼氏体丰富,胞核、轴突清晰可见;2VO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紊乱,可见胞体萎缩,核深染,核固缩,核溶解,皮层锥体细胞零星存在,轴突消失;2VO+rhEPO组:海马 CA1区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细胞结构与正常细胞接近,偶见胞体缩小,皮层锥体细胞较多,轴突、胞核结构尚清楚;2VO+rhEPO+AG490组、2VO+AG490海马CA1区及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与2VO组类似。②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细胞轮廓清晰,染色质均匀分布;可见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以及高尔基复合体;2VO组细胞轮廓模糊,异染色质呈现多发高密度块状分布;核周细胞器减少、崩解、消失;2VO+rhEPO组细胞轮廓尚清晰,核内染色质呈现不规则高密度点状分布;可见部分肿胀、空泡变的线粒体,轻度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胞质中可见初级、次级溶酶体。2VO+rhEPO+AG490组和2VO+AG490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2VO组相似。
  结论:
  经鼻腔给予 rhEPO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性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