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0例根管治疗后疾病的临床病例分析
【6h】

120例根管治疗后疾病的临床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PED确诊依据

1.2 临床病例收集

1.3 影像学检查

1.4 治疗方法

1.4.1治疗方案的制定

1.4.2根管再治疗操作要点

1.4.3根尖外科手术

1.5 定期复查评价疗效

1.6 资料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120例共132颗诊断为根管治疗后疾病(PED)患牙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就PED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相关探讨,目的是为临床PED的预防及提高再治疗成功率提供一些有效依据。
  方法:
  1、对PED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综述,以了解其最新研究动态;
  2、收集并分析总结2013年6月~2014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被诊断为PED的120例共132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X线片所见、初次根管治疗质量、冠部缺损和修复体状况、根管再治疗情况等。
  结果:
  1、120例(132颗患牙)PED患者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19~70岁,平均39岁。前牙36颗(27.27%),前磨牙23颗(17.42%),磨牙73颗(55.30%)。
  2、132颗患牙中74颗存在急慢性根尖周炎症状,58颗无主诉症状由修复科转诊。所有患牙首诊X线根尖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根尖或根侧阴影。原根充质量:欠填92颗、超填2颗、单纯根充不严密38颗;根管遗漏31颗;根管内存在分离器械6颗。
  3、初次根管治疗场所:民营口腔诊所92例,综合医院口腔科18例,口腔专科医院10例。
  4、冠部牙体缺损范围及修复体情况:冠部缺损/修复体涉及一个牙面16颗,涉及两个以上牙面116颗。29颗原外修复体完全脱落;55颗充填修复(充填体部分缺损30颗,松动16颗,裂纹9颗);48颗全冠修复(冠脱落8颗,冠不密合/松动30颗,破损5颗,完好5颗)。
  5、治疗方法:根管再治疗118颗,就诊次数2~6次;暂行冠部缺损充填4颗;拔除10颗。
  6、根管再治疗后冠部修复体情况:行全冠/桩核冠修复109颗;行树脂充填修复6颗;未行永久修复3颗。
  7、疗效:术后1月有102例(113颗患牙)复查,复诊率96.23%,成功110颗(97.35%),失败3颗(2.65%)。3月有56例(58颗患牙)复查,复诊率52.83%,成功55颗(94.83%),失败3颗(5.17%)。6个月后对98例可取得联系者进行电话随访,96.94%(95/98)的患者表示原有症状改善或消失。
  结论:
  PED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根管内外持续存在感染为其主要原因。根管再治疗是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与初次根管治疗相比,再治疗难度加大,成功率有所降低。临床医师应加强对PED相关知识的认识,规范临床操作,以预防和减少PED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