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
【6h】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急救能力相关概念

2.1 急救护理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2 能力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3 量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4 他评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5 整群抽样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3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工具的编制

3.1 研究类型

3.2 研究对象及工具

3.3 研究步骤

3.4 研究方法

3.5 技术路线

3.6 结果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对策(建议)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制适合我国护理管理者评估临床护士核心急救能力的测评工具,既为护理管理者能科学评价临床护士急救能力提供考核依据,也为其能有目的性、方向性的培训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具体步骤是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小范围专家论证,初步拟定量表维度及条目池;采用Delphi法对上述初步形成的量表维度及条目逐一修改;然后运用预测量表对山西省汾阳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测试,形成正式测评量表。之后再采用此量表对山西省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大样本测试、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量表。研究对象分三部分:
  1.咨询专家:应具备1)权威性;2)专业代表性;3)地域代表性;4)较高的积极性,能有效完成多轮问卷咨询等条件。
  2.预测对象:在山西省汾阳医院以科室为单位整群抽取临床护理人员作为预测对象。
  3.正式测评对象:在山西省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分别以科室为单位整群抽取临床护理人员作为大样本施测的对象。
  结果:
  1.专家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依次是89.47%及100%,表明其积极性较高;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两轮咨询结果一致)Cr=(Ca+Cs)/2=(0.73+0.92)/2=0.83,以Cr≥0.70为衡量标准,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两轮专家咨询问卷中符合性赋值均数依次在3.29~5.00和4.06~5.00之间,标准差依次在0.25~1.09和0~0.30之间(均数、标准差分别以3.5与0.7为衡量标准),表明专家的意见越来越集中;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依次在0.10~0.18和0~0.12之间,以0.25为衡量标准,表明专家意见相对趋于一致。并以此形成了具有8个维度34个条目池的预测工具。
  2.预调查结果:利用预测量表对17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通过条目筛选后,34个条目池的标准差均小于0.75,但其中条目27的决断值CR=2.189(<3);条目31的相关系数r=0.328(<0.35),因此,删除条目27与条目31,最终形成具有8个维度32个条目池的正式测评问卷。
  3.正式调查结果:利用正式测评工具对35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在信度评价方面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是0.851,分半信度是0.744,重测信度是0.893。说明测评工具的内部一致性良好。在效度评价方面经EFA因子分析抽出8个公因子,它解释的总方差为67.508%。每一条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以上,且每一因子上的负荷均不同;经CFA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f=2.214, TLI=0.956, CFI=0.892, RMSEA=0.061,根据标准所得数值均达到了测量学要求。
  结论:
  编制的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工具信效度良好。既可为护理管理者科学评价临床护士急救能力提供考核依据,也可为其能有目的性、方向性的培训临床护士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