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步探讨CT灌注参数在淋巴瘤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6h】

初步探讨CT灌注参数在淋巴瘤化疗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前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与灌注参数的回归分析

2.2 治疗前病灶灌注参数与同层面肌肉灌注参数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病灶大小与灌注参数的变化

2.4 治疗后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灌注参数的比较

2.5 治疗前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灌注参数的比较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CT灌注成像在淋巴瘤早期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索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化疗早期CT灌注参数值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以期发现其对淋巴瘤化疗早期疗效评估潜在的效用。
  材料与方法:
  连续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首次入院在未经任何治疗前采用GE能谱CT的Pefution GSI序列完成第一次CT灌注扫描的淋巴瘤患者50例,其中41例患者在正规化疗2周期后顺利完成第二次CT灌注扫描,同时获得治疗前后病灶的大小及相应的CT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参照RECIST标准,41例患者根据4周期化疗后常规增强CT所获得的病灶大小(SIZE)与治疗前比较,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定义为缓解组(26例);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定义为未缓解组(14例);死亡归为未缓解组(1例),分别比较缓解组及未缓解组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和灌注参数值变化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符合正态性,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有差异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其评估阈值及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
  治疗前患者病灶部位的BF、BV、PS值均高于邻近肌肉。41例患者治疗后SIZE、BF、BV、PS均比治疗前不同程度减小,其中缓解组四个指标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论是HL还是NHL。非缓解组只有SIZE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HL,BF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缓解组各指标下降率均高于未缓解组, ROC曲线下面积PS>BF>BV>SIZE,PS下降率<49.7%时诊断淋巴瘤患者达未缓解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6%、86.7%。BF值下降率<26.4%时诊断淋巴瘤患者达未缓解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5%、86.7%。BV值下降率<19%时诊断淋巴瘤患者达未缓解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3%、53.3%。SIZE下降率<77.1%时诊断淋巴瘤患者达未缓解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2%、80%。治疗前缓解组与未缓解组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S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治疗前PS值预测淋巴瘤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最佳诊断界点为31.76 ml/100g/min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2%、66.7%。治疗后缓解组与未缓解组BV、PS值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AUC均<0.5,无预测价值,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化疗前灌注参数值BF、BV、PS可用于鉴别淋巴瘤病灶与正常肌肉。淋巴瘤化疗早期灌注参数的下降率可以作为评价早期疗效的定量指标。BF、PS的下降率比传统SIZE的下降率对评价淋巴瘤疗效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治疗前PS值对预测疗效有一定价值。尚不能证实化疗后的灌注值及病灶大小可以预测淋巴瘤早期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