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颌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的相关研究
【6h】

下颌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

2.2 下前牙拥挤度比较

2.3 下颌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2 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的相关性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正畸病人模型测量和 X线曲面断层片分析,研究下颌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是否相关,以便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制定矫治计划及对治疗后效果更好的保持。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97名患者,平均年龄24.3岁(20岁—30岁)。第一,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矢状骨面型分为安氏Ⅰ类(51例)、Ⅱ类(21例)、Ⅲ类(25例);根据不同垂直骨面型分成高角(40例)、均角(40例)和低角(17例);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对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的影响。第二,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下前牙拥挤度,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对于下前牙拥挤度的影响。第三,根据所有研究对象口内情况和曲面断层片判断第三磨牙状态,将其分为阻生组、正常组和先天缺失组,研究第三磨牙不同状态下与前牙拥挤度的相关性。将第三磨牙阻生组进一步分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和近中阻生,分析不同阻生类型对于前牙拥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用 x±s,检验水准为α=0.05。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1.不同矢状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以及不同性别之间,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矢状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以及不同性别之间,下前牙拥挤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与先天缺失组比较,下前牙拥挤度具有差异性(P<0.05);阻生组与正常组比较,下前牙拥挤度没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缺失组比较,下前牙拥挤度没有差异(P>0.05)。不同阻生类型之间比较,下前牙拥挤度没有差异(P>0.05)。
  结论:
  1.性别、矢状骨面型以及垂直骨面型对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没有影响。
  2.性别、矢状骨面型以及垂直骨面型对下前牙拥挤度没有影响。
  3.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度有关系,正常萌出的第三磨牙与前牙拥挤没有相关性,提示临床上应该预先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以防前牙拥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