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6h】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相关性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

1.2研究组病例纳入标准

1.3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

1.4研究组入选病例

1.5对照组入选病例

2研究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评价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大肠癌的综合防治水平。
  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及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大肠癌病例186例做为研究组,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且能追溯到既往病史。同时收集我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病例234例做为对照组,所有选用病例均具有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均能追溯到既往病史,且所有病例诊断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计算分析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性别、肿瘤部位等的相关性。
  结果:⑴研究组选取大肠癌病例(结肠癌83例,直肠癌103例)共186例(男性89例,女性97例),年龄29-83岁,平均年龄59.6岁,其中有胆囊结石病史或者入院行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既往有胆囊切除病史的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对照组选取甲状腺癌病例共234例(男性91例,女性143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5.2岁,其中有胆囊结石病史或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发现胆囊结石的患者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既往有胆囊切除病史的3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⑵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卡方检验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21.312, P=0.000<0.05),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性别亚组检验显示,男性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明显(χ2=2.430,P=0.248>0.05),女性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χ2=23.401,P=0.000<0.05),提示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大肠癌。⑶胆囊结石亚组进行2×2χ2检验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12.134, P=0.000<0.05),提示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病有关;性别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差异不明显(χ2=0.155,P=0.694>0.05),女性患者差异明显(χ2=15.128,P=0.000<0.05),提示男性胆囊结石患者与大肠癌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女性胆囊结石患者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⑷胆囊切除术亚组进行2×2χ2检验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χ2=8.042, P=0.005<0.05),提示行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有关;性别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差异不明显(χ2=0.869, P=0.351>0.05),女性患者差异明显(χ2=5.182, P=0.023<0.05),提示男性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女性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密切。⑸研究组资料以直肠癌发病为多(结:直-83:103),但胆囊结石患者在结肠癌与直肠癌无明显差异(χ2=2.803,P=0.094>0.05),胆囊切除患者在结肠癌与直肠癌也无明显差异(χ2=0.976,P=0.323>0.05),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⑹进一步结肠癌亚组分析显示:胆囊结石患者在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无明显差异(χ2=0.555,P=0.456>0.05),胆囊切除患者在右半结肠癌与左半结肠癌也无明显差异(χ2=0.252,P=0.616>0.05),提示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结肠癌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
  结论:①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②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大肠癌;③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部位无明显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