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术后患者胃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6h】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术后患者胃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1.2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胃起搏区

1.5手术方式

1.6 分析方法与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是否切除胃起搏区对术后胃功能恢复的影响

2.2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可能原因及治疗现状

3.2胃起搏区是否切除对术后胃功能障碍影响的讨论

3.3其他相关因素对术后胃功能障碍影响的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手术对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与发生PGS关系的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至2016年诊治的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研究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中全部切除胃起搏区、全部保留胃起搏区及部分切除胃起搏区对术后胃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并分析研究影响术后胃功能障碍出现的危险因素。
  方法:
  按排选标准选取2013年到2016年于山西省肿瘤医院就医并且确定诊断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并且进行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36例,按照胃组织切除的范围是否包括胃起搏区分为全部切除组(n=113)非全部切除组(n=171)未切除组(n=52),各组术前均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均行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全部切除组完全切除胃起搏区,部分切除组保留一部分胃起搏区,全部切除组则不保留胃起搏区,统计各组术后胃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各组胃瘫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胃切除范围是否包括胃起搏区与术后胃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依据统计结果将出现手术后胃功能障碍的25例患者设定成观察组,将没有出现手术后胃功能障碍的311例患者设定成对照组,收集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经验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可能影响术后胃功能恢复的16项因素: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BMI、患者的吸烟指数、患者的饮酒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焦虑、手术前后高血糖、手术前后时期低白蛋白血症、手术用时、手术吻合方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摘除淋巴结的数目、手术后腹腔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手术后发生术后胃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全部切除组胃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2.4%(14/113),部分切除组胃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为5.8%(10/171),未切除组胃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9%(1/52),未切除组胃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部分切除组,部分切除组胃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小于全部切除组,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手术后胃功能障碍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患者BMI、围手术期白蛋白水平、吸烟指数、饮酒指数、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焦虑评分、术后腹腔感染情况、手术吻合方式、及手术是否切除胃起搏区与术后胃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手术过程所用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摘除淋巴结数目、高血压、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胃功能障碍的发生无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患者BMI、焦虑、术后腹腔感染情况、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切除胃起搏区范围是否包含胃起搏区为术后胃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行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术中是否保留胃起搏区与术后胃功能恢复有关,在达到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胃起搏区胃组织有利于患者术后胃功能的恢复,可降低患者术后胃功能障碍的发生概率。患者术后胃功能障碍有着多种的危险因素,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管理病人尽可能规避危险因素,以期减少术后胃功能障碍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