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
【6h】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3实验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2、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2 改良Khorana评分结果

2.3下肢深静脉超声筛查结果

2.4各组凝血指标比较

3、讨 论

4、结 论

4.1 改良Khorana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测结果

4.2各种凝血指标与血栓相关性

4.3恶性肿瘤合并血栓的预测

参考文献

综述:恶性肿瘤与血栓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早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抗凝药物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Khorana评分在基层医院肿瘤科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常用凝血指标在不同VTE风险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以山西省武警总队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目标人群,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血小板、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定。首先,进行改良Khorana评分评估肿瘤患者合并VTE的风险,将患者分为VTE低风险、中等风险与高风险三类。其次,对中、高风险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筛查中高风险患者VTE的发生率。由于低风险患者发生VTE的概率很低,故未对该类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筛查。综合改良Khorana评分及下肢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A组)、中高风险无下肢DVT组(B组)、中高风险合并下肢DVT组(C组),比较各组凝血指标如血小板、抗凝血酶III、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其与肿瘤患者VTE发生的关系。
  结果:⑴一般情况11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4例,年龄45-75岁,平均(68±6.6)岁。其中60岁以下49例(41.88%),60岁以上68例(58.11%)。恶性肿瘤包括消化系统肿瘤、脑瘤、肺癌、妇科肿瘤等,病理类型为腺癌72例(61.53%),非腺癌45例(38.46%)。共有27例患者合并下肢DVT,其中腺癌合并DVT者20例(74.07%),非腺癌7例(25.93%)。⑵改良Khorana评分结果117例患者中低风险患者23例,占19.66%;中风险患者42例,占35.90%;高风险患者52例,占44.44%。其中中高风险患者共94例,占80.34%。⑶中高风险组下肢DVT筛查结果94例中高风险患者共发现27例合并下肢DVT,占27.84%,其中中风险组8例,该组发生率为19.05%;高风险组19例,该组发生率为36.54%。⑷三组凝血指标比较 C组血小板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二聚体浓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血酶III和纤维蛋白原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①改良的Khorana评分在临床能够很大程度预测VTE的发生风险,对评分中、高风险的患者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关注,积极筛查下肢DVT,并行恰当的预防与治疗。②血小板和D-二聚体测定简单易行,基层医院均可进行,可作为辅助Khorana评分预测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基础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