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6h】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寻找“戏曲学”问题的基点

一、论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方法

四、思路框架

第一章 “古代学人戏曲观”之界定

一、“戏曲观”

二、“古代学人”

三、“古代学人戏曲观”:一个“中国式”的问题

第二章 “戏”“乐”先在:“伎艺”之泛戏剧观

一、从“泛戏剧”说起

二、“散乐”“百戏”“杂剧”的命名

三、唐《教坊记》与宋“五书”

四、“伎”与“乐”:“泛戏剧观”之本

第三章“歌”“舞”接续:“声色”之表演戏曲观

一、从“伎艺”到“声色”

二、“色”之把握:胡祗遹“九美说”

三、“声”之总结:燕南芝庵的《唱论》

四、“声色”立传:夏庭芝的《青楼集》

第四章“诗”“教”转向:“尊体”之诗学戏曲观

一、戏曲的“文人化”

二、当务之急在“尊体”

三、“文律兼美”: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四、辞韵立传:钟嗣成的《录鬼簿》

五、“正音”大成:朱权的《太和正音谱》

第五章 “词”“律”摇摆:“辨体”之曲学戏曲观

一、从“尊体”到“辨体”

二、本色之辨③

三、名剧之辨

四、意法之辨

五、终归“双美”:“曲学”之规范

第六章“风”“月”回归:“得体”之剧学戏曲观

一、重归“嘲风弄月”的生活

二、王骥德“剧戏”说

三、“传奇皆是寓言”

四、“当行”论

第七章“案”“场”并行:“总结”之综合戏曲观

一、清代文治策略

二、“总结”唯尚

三、“综合”大成:李渔的《闲情偶寄》

第八章“花”“雅”较量:“乱弹”之民间化戏曲观

一、“花雅之争”

二、“乱弹”之勃兴

三、回归“演员本位”的理论视角

四、“尊”“辨”之中:焦循的《花部农谭》

第九章“戏”“曲”一体:“会通”之现代戏曲观

一、器物与观念:“西学东渐”与晚清戏曲

二、救亡与溯源:梁启超们和刘师培

三、移植和创化:王国维的“会通”之桥

四、终结与开启:王国维的现代戏曲观

余 论 “戏曲观”研究之续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课题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戏曲学”问题基点出发,考辨其理论缺乏的原因所在,以为戏曲观的模糊是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戏曲观研究。因为,一个戏曲学家选择什么戏曲历史材料,采取什么叙述结构,确立什么逻辑推理,得出什么结论看法,“戏曲观”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怎样进行戏曲观究呢?必须从古代戏曲观念史的考察入手。只有在“以史为鉴”中,我们才能真正把握戏曲的当下和未来。
  然而,要描述中国古代戏曲观,实非易事。一方面由于古人的戏曲观已成过去,实难捕捉还原;另一方面即使有文献存在,也纷繁庞杂而很难整体呈现。怎么办?我们以为,“古代学人”是一个特殊的视角。“古代学人”既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又常居于被统治阶级之首,具有连接上下层的天然功能。他们的戏曲观交织着庙堂之上与民间之下的各种情缘。所以,通过“古代学人”来考察古代戏曲观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文基本内容是,以“古代学人戏曲观”为逻辑起点,以中国古代戏曲学著作为平台,以“戏何谓”(本质、本源论)和“戏曲何为”(功能、作用论)为焦点,在诗学与戏论两个层面上,梳理中国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力求描绘出一幅从两汉到晚清的“古代戏曲观”的谱系。一共由九章、导论和余论组成。
  导论《寻找“戏曲学”的问题基点》,主要对论题缘起、研究现状、基本方法、思路框架和创新意义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古代学人戏曲观”之界定》,主要对“古代学人戏曲观”这一概念做学理上的规范,以确定我们的论题的研究边界;第二章《“戏”“乐”先在:“伎艺”之“泛戏剧观”》,主要对从两汉到唐宋的“泛戏剧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三章《“歌”“舞”接续:“声色”之表演戏曲观》,主要对元代部分学人的技艺一体、声色唯尚的表演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诗”“教”转向:“尊体”之诗学戏曲观》,主要对元代、明初部分学人的诗曲一体、教化为主的诗学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五章《“辞”“律”摇摆:“辨体”之曲学戏曲观》,主要对有明一代大部分学人的诗曲之辨、音律双美的曲学戏曲观进行梳理与研究;第六章《“风”“月”回归:“得体”之剧学戏曲观》,主要对晚明学人剧戏一体、登场为本的剧学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七章《“案”“场”并行:“总结”之综合戏曲观》,主要对清初期、中期学人的诗学、曲学、剧学一体、总结为上的综合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八章《“花”“雅”较量:“乱弹”之民间化戏曲观》,主要对清中晚期学的舞台表演为主、花部“乱弹”唯尚的“民间化”戏曲观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九章《“戏”“曲”一体:“会通”之现代戏曲观》,主要对晚清学人的中西会通为本的现代戏曲观进行梳理与研究。余论《“戏曲观”研究之续想》,主要思考“戏曲观”研究的学理价值和历史意义等问题。
  总之,观念史是人类思想的历史,古代戏曲观念史也是中国古人感受和反思戏曲艺术的历史。一旦把中国古代戏曲观念的嬗变进程勾勒清晰,无疑会为整个现代戏曲理论研究注入生机,成为戏曲学中新的学术增长点。种种事实表明戏曲观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曲本质、本源和存在方式的认知,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戏曲的美学特征与形体规范,对戏曲舞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戏曲欣赏、接受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戏曲“夕阳西下”的今天,更具有其他戏曲研究不可替代的超越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王苏生;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学科 戏剧戏曲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延保全;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戏曲;
  • 关键词

    古代学人; 戏曲观; 演进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