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县级社区学院创建研究
【6h】

我国县级社区学院创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文献综述

1.5理论基础

1.6研究内容

1.7研究方法

1.8研究思路

2创建县级社区学院的必要性

2.1 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2.2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是繁荣区域文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2.3 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是满足广大农民的教育需求,缓解升学压力的需要

2.4 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需要

3创建县级社区学院的可行性

3.1 区域经济发展与乡镇企业转型,为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3.2 明确的国家政策导向,为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3.3强烈的教育需求,为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

3.4 部分社区教育实践案例,为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

4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组织运行的经验借鉴

4.1美国社区学院的类型和美国农村社区学院概况

4.2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

4.3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职能

4.4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的组织条件

4.5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

4.6美国农村社区学院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5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创建

5.1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职能定位

5.2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创建策略

5.3我国县级社区学院的保障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199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世纪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自此,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教育工作率先在我国城市地区试点开展起来,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依然比较薄弱。新时期,为适应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系和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整合县域范围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无疑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最佳选择。
  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建设县级社区学院势在必行。它的创建不仅能够推动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繁荣区域文化,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缓解升学压力;更能整合现有的县域教育资源,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引导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开辟道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以县域社区为单位,创建社区学院成为可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乡镇企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无疑为县级社区学院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外部环境。尽管如此,与发达的城市地区相比,大多数偏远农村地区尚不具备独立建院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借助资源整合的方式,即充分整合、利用县域范围内的各类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资金、技术、场地等资源优势,创建县级社区学院更为科学、可行。同时,为了吸收借鉴它国办学经验,本文还针对同样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办学职能、组织条件、专业设置等几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笔者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透过终身学习的理论研究认为,县级社区学院地处欠发达地区,应当在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同时侧重职业技能训练,扎根县域社区,服务县域社区;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打造以兼为主,以专为辅的师资队伍;提供富有特色、灵活机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并最终以自主办学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科学规范、多元多样的评价模式保障县级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