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6h】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重点及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概念厘定

2.1 中国西部电影概念及分类

2.2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概念及艺术特征

3 发展分期及作品

3.1 1980年代初创期

3.2 1990年代发展期

3.3 新世纪以来多元探索期

4 现状及成因

4.1 生存现状

4.2 外部原因

4.3 自身原因

5 对策

5.1 继承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不忘民族文化初心

5.2 东西部文化互动的产业战略

5.3 拓宽传播渠道

5.4 寻求形式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作为中国西部农村文化的浓缩,是独特地域景观与民族厚重人文历史的交汇与结合,深刻反映着西部农村文化、社会在时代历史中的变迁。1980年代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进入初创期,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关注人与土地的关系;1990年代进入发展期,开始民俗化的书写并关注男权语境下的女性人物;199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时代语境的到来,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因一味追求视觉冲击迎合国际性、商业性的需要,而陷入低迷。新世纪以来,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呈现多元化的探索。当下,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处于式微状态,数量与质量都微不足道,其处于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夹缝中艰难挣扎。
  不同于已有学者对于西部电影的整体研究或对西部农村题材电影问题与发展的单一外因或内因分析,本文通过内外因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既看到全球化时代语境、城市化国家进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迷茫焦虑大众文化心理对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的围困,又看到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因西部农村体验缺失、西部农民形象失语、叙事手法陈旧、营销模式稚嫩而步履维艰。
  本文进而对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的突围提出具体对策。一方面,要继承西部农村题材电影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保持纯朴地域特色、挖掘西部人文精神,创作反映西部农村多元文化与时代风貌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加强东西部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同时拓宽传播渠道,并且要与时俱进,寻求西部农村题材电影叙事多元化,尝试借助现代科技革新视听语言。西部农村题材电影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也是中国文化之根之魂的重要体现。它对于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振兴中国民族电影、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