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波伏娃女性主义哲学思想探析
【6h】

波伏娃女性主义哲学思想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波伏娃女性主体性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 波伏娃对女性处境的哲学思考

第三章 对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评价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承诺书

展开▼

摘要

女性解放一直是当代社会运动的重大问题之一。波伏娃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于,通过对女性社会生活和境况的详细考察,揭示了“女人是他者”的可悲命运,澄明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在波伏娃看来,自我与他者的对立结构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性别层面上,男性被赋予了自我的角色,女性成为绝对的他者。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和客体、自我和他者、主要和次要、支配和附属的关系,女性是根据男性而不是根据女性本身来定义自我的。在一个父权制的文化氛围里,男性或男性化是积极的、标准的和正当的,而女性或女性化是消极的、反常的和不正当的。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意识始终在塑造着女性,使女性变成了只是相对于男性的存在,绝对地服从于男性权威,处于被支配的他者地位,是无足轻重的“第二性”。 在女性边缘化处境的问题上,波伏娃反对简单化的生物学、经济学和精神分析学的解释。虽然在男女性别差异方面女性的生殖功能的确给她们带来了更多的束缚,但与生理事实相比,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和态度造成了女性受压迫的状态。女性不是因为生育后代才将自身孤立起来的,而是传统的妇道制度使得女性脱离了社会,因此,“女人不是天生的”。 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更多地阐述了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性,认为是多种因素和制度导致了女性受压迫的状况,而且压迫机制是如此的复杂,以致于在法律为妇女解放提供可能性的同时传统的力量却在起着反作用。抽象的权利不足以确保女性把握这个世界,两性之间的真正平等至今还没有实现。波伏娃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此者,不仅要参与生产劳动,而且要进行社会改造,尤其是要树立女性主体意识。 本文以波伏娃的代表作《第二性》为文本依据,通过对她关于女性角色的异化、女性主体地位的失落等现象的分析,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深层社会根源;特别是对她关于女性是他者的哲学思想的评述,彰显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层关怀,并且将其放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背景下,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从而科学地把握和评价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和指导妇女解放运动,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