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6h】

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诠释学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流变

1.1 古代诠释学和中世纪圣经诠释学

1.1.1 诠释学的古代起源

1.1.2 中世纪圣经诠释学

1.2 德国哲学诠释学以及社会科学思想的初期发展

1.2.1 启蒙思想诠释学与启蒙运动的影响

1.2.2 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初期社会科学思想的研究

1.2.3 韦伯的解释性社会科学

1.2.4 胡塞尔的现象学及其对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影响

1.2.5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及其对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影响

1.3 战后的哲学诠释学及其对当代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影响

1.3.1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1.3.2 哈贝马斯的批判诠释学以及他的社会科学哲学理论

1.3.3 利科的诠释学及其对社会科学思想的研究

第二章 诠释学社会科学思想的理论特征

2.1 历史学维度

2.1.1 维柯——历史学框架中的诠释学意识

2.1.2 德罗伊森——历史领域的诠释学方法论

2.1.3 狄尔泰——精神科学方法论研究

2.2 大陆传统的语言观

2.2.1 洪堡的语言世界观

2.2.2 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中的语言观

2.2.3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语言观

2.2.4 利科现象学诠释学中的语言观

2.2.5 阿佩尔先验实用主义诠释学中的语言观

2.3 理解性实践

2.3.1 理解本体论的转向奠定了内在逻辑基础

2.3.2 诠释学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实践转向

第三章 诠释学社会科学思想的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1.1 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诠释学模式

3.1.2 沟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

3.2 实践意义

3.2.1 奠定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建制基础

3.2.2 提供人类社会理性反思的理解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1、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个人简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负面问题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一方面使得人们不得不对自然科学本身进行深刻反思,另一方面使得反思社会科学的思潮逐渐复兴。从此,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逐步独立于自然科学哲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框架,并呈现出独特的人文特征。本论文就选取了大陆人文主义哲学传统之一的诠释学,以其为新视角对社会科学思想进行研究和剖析。
  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包括引言、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流变、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特征、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意义、结束语。
  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在诠释学的视域中进行社会科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背景和此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并对本论文的写作主旨、提纲以及此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说明。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为社会科学思想和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诠释学,并以诠释学为视角或模型,来认识和研究有关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甚至是本体论、价值论等方面的思想,以此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论文的第二章详细阐述了诠释学的理论渊源以及在诠释学的历史框架内的有关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研究,重点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历史地展示了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呈现了诠释学哲学传统的大陆性特征。
  接下来,根据上一章中的诠释学与社会科学思想互动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第二章中对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中的理论特征进行了总结,即历史性视域、大陆性语言分析、理解性实践这三个特征,并在每个特征中,对该思想特征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进一步详细说明,加以论证在诠释学的视域中社会科学思想所具有的独特的理论特征。
  在本论文的第三章中,主要论述对以诠释学所提供的这个新平台为基础,看待和认识社会科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进行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实践意义,积极评价了诠释学对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推动作用,认为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不仅仅促进其本身的学科建制,还对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在结语部分,对前面四个部分的内容作了简要总结,分析了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中所出现的不足或缺陷,并乐观地展望了诠释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最后客观地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其中没有涉及到的地方,认为诠释学的社会科学思想研究是富有发展潜力的,其价值已经逐步地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其本身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还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