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认知转向
【6h】

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认知转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引言

二、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动因

1、当代反实在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认知科学研究的外部推动

三、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特征

1、意义表征的语境依赖性

2、意义证实的可操作性

3、意义解释的主体间性

4、意义理解的意向性

四、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意义

1、促使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从对立走向相互渗透

2、加强了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解释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沟通

3、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4、拓展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意义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依据于什么而具有意义,什么是命题的意义的标准,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等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分析哲学关心的问题,而且它还广泛地映射到其它哲学领域。随着20世纪初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引领这股潮流的分析哲学家们对意义理论这一古老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并且赋予了它新的内容。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20世纪的分析哲学乃至整个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都围绕着意义问题的不同层面不断地生成、展开和转向。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对意义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论争就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于反实在论哲学家从意义问题的各个方面对实在论不断予以攻击,实在论的哲学家不得不做出回应和辩护,从而促进了意义理论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繁荣发展。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部分,简要地说明了意义理论、反实在论等背景知识。
  第二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动因,一方面它是当代反实在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认知科学研究外部推动的结果。
  第三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特征,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通过阐述几位反实在论哲学家的意义理论及相关哲学思想,剖析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发生认知转向的发展轨迹及具体特征。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强调语境条件、突出主体参与,创造了认知转向的契机;卡尔纳普的意义证实理论重视逻辑分析、引入经验证实,提供了认知转向的催化剂;罗蒂对符合论真理观的主客二分进行批判,凸现主体间性,导致认知转向的形成;而达米特的隐含知识论运用类比思维、注重意向扩张,正是认知转向深化的结果。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就是沿着上述路径不断发展深化的。
  第四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意义,一共列举了四方面的意义。第一,促使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从对立走向相互渗透;第二,加强了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解释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沟通;第三,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拓展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最后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就整个文章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并简要说明了文章的写作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