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电视剧翻拍研究——新旧《敌营十八年》比较分析
【6h】

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电视剧翻拍研究——新旧《敌营十八年》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语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分析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分析

1.3 新、旧版《敌营十八年》概述

1.3.1 旧版《敌营》:中国首部电视剧

1.3.2 新版《敌营》:27年大变样

第二章 新旧《敌营十八年》中叙事手法的特征

2.1 《敌营十八年》故事情节分析

2.1.1 被复制的叙事文本

2.1.2 剧情的延伸与放大

2.1.3 细节塑造的对比分析

2.2 《敌营十八年》人物角色分析

2.2.1 《敌营》主角形象分析

2.2.2 《敌营》配角形象分析

2.2.3 《敌营》人物关系分析

2.3 《敌营十八年》叙事策略分析

2.3.1 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2.3.2 故事的情节离奇曲折

2.3.3 灵活多变的叙事结构

第三章 《敌营十八年》的文化价值属性分析

3.1 主流文化的演绎对比

3.1.1 谍战文化的主线

3.1.2 该片的教育意义

3.2 市场为导向的制播原则

3.2.1 市场环境对比分析

3.2.2 市场诱导下的僭越

3.2.3 “真实主义”的回归

3.3 受众的使用满足心理

3.3.1 《敌营十八年》中受众心理的变迁

3.3.2 受众的期待与满足

3.3.3 观众的认知调查分析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1981年,中央电视台由王扶林导演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该剧在电视剧里运用了诸多悬念,开了反特、战争剧的先河。同时还第一次采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时空的转换,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感,营造出了扣人心弦的效果。该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轰动。时隔27年之后,2008年12月,新版《敌营十八年》作为央视年度压轴大戏登陆央视八套。
  《敌营十八年》作为我国第一部本土化的电视剧历经27年后进行了翻拍,在央视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军旅题材电视剧中,《敌营十八年》具有典型性。首先,它是中国首部红色经典电视剧,而其后的翻拍和播放也是红色经典系列进行翻拍的一个代表,因此,两部电视剧的诞生都代表了中国电视剧在不同的两个时代背景下的创作风格、叙事方式,蕴含了中国本土电视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本文通过对新旧两个版本《敌营十八年》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红色经典电视剧的三大规律,即差异性的市场化运作规律,精英文化的普适化规律和叙事技巧的综合性运用规律。这对于通过对新旧两个《敌营十八年》版本的研究,进而把握中国电视剧翻拍的规律,电视剧与社会意识形态、电视剧与受众的思维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课题采用研究方法介绍及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笔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叙事策略三个部分,分别阐释了《敌营十八年》前后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和特征;进而,笔者从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电视剧中蕴含的商业规律和文化现象,从主流文化的演绎对比,市场导向的制播原则和受众的使用满足心理这三个角度进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