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合成模型化合物方法对铜锌离子与Aβ肽配位模式的研究
【6h】

以合成模型化合物方法对铜锌离子与Aβ肽配位模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1 老年痴呆症

1.2 铜锌等过渡金属离子与Aβ肽作用研究进展

1.2.1 阿尔茨海默病与Aβ肽

1.2.2 Aβ肽与过渡金属离子

1.2.3 Aβ肽与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机制在AD防治方面的应用

1.3 本文设计思路

1.3.1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3.3 该课题的创新之处

1.3.4 配体的选取

第二章 双(2-苯并咪唑基)乙烷的制备及其与铜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配体bbime的合成

2.2.1 合成路线及方法

2.2.2 配体bbime的表征

2.3 bbime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3.1 Cu(bbime)(NO3)2的合成

2.3.2 Cu(bbime)(NO3)2的表征

2.4 bbime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4.1 Zn(bbime)(OAC)2的合成

2.4.2 Zn(bbime)(OAC)2的表征

第三章 2-氨甲基苯并咪唑缩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铜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 2-氨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表征

3.2.1 配体ambmz·2HCl的合成

3.2.2 ambmz·2HCl的表征

3.4 ambmz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4.1 Cu(ambmz)2Cl2·H2O的合成

3.4.2 Cu(ambmz)2Cl2·H2O的表征

3.5 Hsal-ambmz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5.1 Cu(sal-ambmz)Cl的合成

3.5.2 Cu(sal-ambmz)Cl的表征

3.6 ambmz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6.1 [Zn(ambmz)2·H2O]Cl2·2H2O的合成

3.6.2 [Zn(ambmz)2·H2O]Cl2·2H2O的表征

第四章 1,3-二(2-苯并咪唑)-1-丙胺及其铜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配体bbimpa的合成

4.2.1 合成路线及方法

4.2.2 配体bbimpa的表征

4.3 bbimpa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3.1 Cu(bbimpa)(OAC)·4H2O的合成方法

4.3.2 Cu(bbimpa)(OAC)·4H2O的表征

4.4 bbimpa锌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4.4.1 Zn(bbimpa)(OAC)·3H2O的合成方法

4.4.2 Zn(bbimpa)(OAC)·3H2O的表征

第五章 其它咪唑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铜锌配合物的合成

5.1 实验仪器及试剂

5.2 Hhbbimp合成及表征

5.2.1 Hhbbimp的制备

5.2.2 配体Hhbbimp的表征

5.3 Hhbbimp铜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3.1 Cu2(hbbimp)2(OAC)2的制备

5.3.2 Cu2(hbbimp)2(OAC)2的表征

5.4 配体Hhpbim的合成路线及方法

5.4.1 合成路线及方法

5.4.2 配体Hhpbim的表征

5.5 Hhpbim的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5.5.1 Zn(hpbim)2·C2H5OH的合成方法

5.5.2 Zn(hpbim)2·C2H5OH的表征

第六章 铜锌离子与Aβ肽配位模式初探

6.1 铜离子与Aβ肽配位模式初探

6.2 锌离子与Aβ肽配位模式初探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并以大脑神经元外出现脑斑为主要病理特征。该脑斑具有神经毒性,它的扩展将导致神经元萎缩、坏死。研究表明该脑斑是由淀粉样Aβ肽逐渐聚集、纤维化并与其它相关蛋白质、聚糖等共沉淀形成。金属离子Cu(Ⅱ)、Zn(Ⅱ)的富集是诱导Aβ肽聚集的原因之一,并证实了这两种金属离子同Aβ、AD有直接的关系。研究清楚这两种金属离子与Aβ肽之间的作用模式,对研究老年痴呆症的致病机理及今后开发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肽具有分子量大,配位点多的特点,对于Cu(Ⅱ)-Aβ、Zn(Ⅱ)-Aβ间的配位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合成模拟化合物的方法探讨了Cu(Ⅱ)-Aβ、Zn(Ⅱ)-Aβ的配位环境。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按文献方法合成了六个咪唑类配体:双(2-苯并咪唑基)乙烷(bbime)、2-氨甲基苯并咪唑(ambmz),2-氨甲基苯并咪唑与水杨醛缩合形成的希夫碱(Hsal-ambmz)、1,3-二(2-苯并咪唑)-1-丙胺(bbimpa)、1,3-二(2-苯并咪唑)-1-丙胺与水杨醛缩合形成的希夫碱1-(2-羟苯基)-2-氮杂-3,5-二(2-苯并咪唑)戊烷(Hhbbimp)、2-(2'-羟苯基)苯并咪唑(Hhpbim)。2.以上述合成的咪唑类化合物为配体,分别与与铜离子和锌离子作用,得到了五个铜配合物和四个锌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紫外、红外、核磁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的化合物分别是:Cu(bbime)(NO3)2、 Cu(ambmz)2Cl2·H2O、 Cu(sal-ambmz)Cl、Cu(bbimpa)(OAC)·4H2O、 Cu2(h bbimp)2(OAC)2、 Zn(bbime)(OAC)2、[Zn(ambmz)2·H2O]Cl2·2H2O、 Zn(bbimpa)(OAC)·3H2O、Zn(hpbim)2·C2H5OH。其中,除了配合物Zn(hpbim)2·C2H5OH和[ZnC16H18N6·H2O] Cl2·2H2O外,其它化合物未见报道。
  通过对模拟化合物的光谱学比较,我们认为在生理条件下,铜离子与Aβ肽形成2N2O配位模式的可能性较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