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SNS社交网站传播特征研究
【6h】

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SNS社交网站传播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框架

第一章 SNS社交网站及其发展历程

1.1 对SNS的界定

1.2 SNS的理论基础

1.3 SNS社交网站的发展历程

1.3.1 懵懂初试期(2003年-2005年)

1.3.2 保守尝试期(2005年-2006年)

1.3.3 开放创新期(2007年-2009年)

1.3.4 大胆使用期(2010年至今)

第二章 复杂网络发展历程及复杂思维

2.1 复杂网络的发展历程

2.1.1 单一、简单化网络

2.1.2 复杂网络

2.2 复杂性思维

第三章 从复杂网络视角分析SNS社交网站的传播特征

3.1 节点即传播主体的复杂性

3.1.1 节点的不可控制性

3.1.2 节点的大规模性

3.2 节点动力学即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3.2.1 非线性传播系统

3.2.2 SNS社交网站的混沌和分形特征

3.3 连接结构即传播效果的复杂性

3.3.1 自组织和涌现

3.3.2 涌现性的特征

第四章 SNS社交网站的优化策略

4.1 优化传播主体的规模

4.2 优化传播过程的链接

4.3 优化传播的牵控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六度分隔理论风靡全球,基于此思想而形成的社交网络正在改写互联网的历史。来自艾瑞公司的检测数据表明,在全球每日流量前10的网站中,三个均为SNS网站,即MySpace、Facebook、Orkut。2009年,中国交友和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达1.24亿,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1/3,社交网站(SNS)市场规模约为10亿,开始跻身互联网主流应用。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来看,在经历了社会信息网络化(门户网站)、个人信息网络化(Blog)、消费行为网络化(电子商务网站)之后,SNS社交网站进一步实现了社会关系网络化,真实社会正在大规模地向网络复制。
  SNS社交网站是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而建立的网站,它提供了一种基于关系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也就是将真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中。区别于以往的网络传播模式,SNS社交网站的传播平台更为开放,人在网络世界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捉摸不定、虚无缥缈的ID序号,那种虚幻感正渐渐演变成为彼此能够以真实身份进行交流的个体。同时,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传播现象,其中最著名就是在2009年奥巴马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凝聚了众多年轻人、分散个体的支持而赢得总统选举,也因此他被冠以“互联网总统”的头衔。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传播平台所具有的传播特征,同时人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驾驭和利用这种新的传播工具呢?本文主要着眼于从复杂网络传播角度入手来分析SNS社交网站的传播特点。复杂网络传播并非简单地说因为网络是复杂的,所以传播就是复杂的,而是更多地强调要以复杂思维和复杂网络的眼光来看待传播现象。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形成的SNS社交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网络——无标度网络,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复杂网络的四个具体特征出发,分析其对应于SNS社交网站传播中传播主体、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和传播控制的特点。社交网站的信息传播是复杂的,似乎是无规律可循的,但作为一种新的、顺应人们需求的传播工具,谁也不能抵挡它融入我们生活的步伐。每个网民在庞大的社交网络中都占据着一个节点的位置,因此论文最后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社交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来使信息传播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也就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在虚拟空间中经营自己真实的社交关系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