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子响铜乐器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6h】

长子响铜乐器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长子响铜乐器概况及其制作技艺

1.1 长子响铜乐器概况

1.1.1 长子响铜乐器的发展历程

1.1.2 长子响铜乐器的传承谱系

1.2 长子响铜乐器的制作工序及主要技术

第二章 自然和社会因素对长子响铜乐器发展的影响

2.1 地理条件对长子响铜乐器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2.2 金属冶炼技术和交通工具对响铜乐器发展的作用

2.2.1 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2.2.2 交通工具的改进

2.3 文化环境对响铜乐器发展的影响

2.3.1 宗教音乐对响铜乐器发展的影响

2.3.2 长子地方艺术对响铜乐器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长子响铜乐器对社会的贡献及影响

3.1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对社会的贡献

3.2 长子响铜乐器对社会的影响

3.2.1 长子响铜乐器对响铜乐器行业的影响

3.2.2 长子响铜乐器对当地艺术发展的影响

3.2.3 长子响铜乐器对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 长子响铜乐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启示

4.1 长子响铜乐器的濒危状况及保护措施

4.1.1 长子响铜乐器的濒危状况

4.1.2 对长子响铜乐器采取的保护措施

4.2 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响铜乐器发源地的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西南隅,西枕太岳山脉,东走上党盆地。长子县一直以来就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尽管长子县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但是其交通便利,利于响铜乐器与外界的贸易交流。同时长子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许多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相传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发生于此,几千年的时光酝酿了响铜乐器发展的丰厚的文化土壤。长子县西南呈村是我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之一,其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根据《长子县金石志略》记载,唐代的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在今天的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的区域范围内,当时的手工铜业作坊生产的响铜乐器就已经远销各地,誉满天下。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独特的制作流程,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长子响铜乐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和文化需求等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长子响铜乐器的发展也对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促进了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及长子当地艺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论文着重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阈下审视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的演变历程及其对社会的贡献。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实地采访调研、归纳演绎及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科研方法相结合,在搜集并整理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史料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长子响铜乐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揭示了长子响铜乐器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指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的发展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和贡献。最后,针对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状况,归纳总结出了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长子响铜乐器的发展历程、传承谱系和制作技艺,并且揭示了该技艺的每一步所蕴含的技术原理。第二章,基于长子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揭示了长子响铜乐器产生的必然性。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金属冶炼技术的不断突破,为长子响铜乐器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是优越的地理条件、便捷的交通工具、成熟的金属冶炼技术和良好的文化环境等社会语境下,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长子响铜乐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及贡献。通过对史料的查阅和分析得出,长子响铜乐器在铜乐器界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它的发展对铜乐器制作技艺的提高具有一定的贡献。并且从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八音会的发展方面,对长子响铜乐器对当地艺术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证。从长子响铜乐器的产量销量、当地的财政收入、基础文化设施等方面,论证了长子响铜乐器对当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指出了长子响铜乐器重要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第四章,列举了当前长子响铜乐器的濒危状况和当地政府部门采取的保护措施,认识到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的濒危状况,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