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汾河中游河湖环境与地方水利变迁
【6h】

明清汾河中游河湖环境与地方水利变迁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缘由

1.2 学术史回顾

1.2.1 国内外环境变迁研究回顾

1.2.2 山西河湖环境与地方水利变迁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3.1 史料分析法

1.3.2 区域分析法

1.3.3 社会学分析法

1.3.4 实地调查法

第二章 汾河中游地理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人文地理概况

第三章 明清汾河中游河湖环境变迁

3.1 明代以前汾河中游河湖环境变迁

3.1.1 先秦时期

3.1.2 秦汉时期

3.1.3 魏晋时期

3.1.4 隋唐时期

3.1.5 宋金元时期

3.2 明清汾河中游河湖环境变迁

3.2.1 河流水量减小,湖泊面积锐减

3.2.2 河湖含沙量增大

3.2.3 河流水情恶化,频繁迁徙改道

第四章 明清汾河中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及其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明清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析

4.3.1 明清汾河中游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

4.3.2 明清汾河中游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对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研究的一点思考

第五章 河湖环境变化下的地方应对:水利开发

5.1 综述

5.2 凿渠以灌: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灌渠建设

5.2.1 背景

5.2.2 水渠的修建

5.2.3 河患与水渠的废弃

5.2.4 水资源的分配与纷争

5.3 防不胜防: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堤坝与河防

5.3.1 堤坝的修建目的:保护农田灌溉和城防

5.3.2 堤坝的修筑

5.3.3 河患与堤坝的破坏

5.3.4 堤坝的保护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环境评价

6.2.2 历史地理视野下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而环境问题中的水资源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山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是当前和今后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更影响到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能否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利用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的考察尝试对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河湖环境变迁进行梳理,并各选取自然和人文的一个方面,即从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水利建设的兴废这两方面对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河湖环境变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为当前山西的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明清时期汾河中游的河湖环境表现出进一步的恶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河流水量减小,湖泊面积锐减;(2)河湖含沙量增大;(3)河流水情恶化,河道迁徙更加频繁。明清时期,在汾河中游地区河湖环境的剧烈演变的过程中,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水利建设所导致的植被大面积遭受破坏和严重水土流失对区内河湖环境的变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的分析,表明该区域内在明请时期的540多年内,平均每2.5年就发生一次洪灾,清代该区域的洪灾发生更为频繁,并且大的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尤其是在十九世纪,几乎每隔十年之内就有至少4次洪灾发生。从洪灾的空间分布上看,太原盆地的中心部位及成了洪灾的多发地带,这与汾河干流的频繁决溢以及汾河与其支流间的乱流改道有重大关系,而汾河中游地区的边缘县区,如徐沟、寿阳,洪涝灾害的发生次数较少且多与山区暴雨或山区暴雨引发的汾河支流暴涨有关。
  明清时期,汾河中游地区的水利建设进入了封建时代的高峰。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内水渠和堤坝两个重要因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乾隆以后,汾河中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渠和堤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水渠的兴修对区内农业的灌溉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堤坝的建设对于区内农田和城镇的防护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土地开垦所加剧的河患对河渠和堤坝的建设也构成巨大的威胁,并给河渠和堤坝带来严重的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