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8-11-20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厦门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关注泰晤士河里“最后一条”鲤鱼,是笔者从事环境史,尤其是英国环境史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也是历史实证研究必须遵循的从个别到一般的基本逻辑方法的体现。泰晤士河里“最后一条”鲤鱼的出现,不仅反映出自然物种在特定时空灭绝或数量减少的基本情形,而且勾连起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互动的大历史框架,对这一历史的认识和研究驱使我们突破现代史学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以整体、有机联系的观念,努力揭示多维、复杂的历史联系。像野生大西洋蛙这样的自然物,除是人类捕食的天然物产外,还是河流生态系统变化的指示种,其命运变迁反映出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物种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情形。河流作为水生生态系统,有其生命轨迹;赖之为生的,不仅有人类,还有其他生物。野生大西洋鱿因人为的影响在曾经生生不息的河流故乡灭绝的现象,也教导我们真正学会理解“鱼儿离不开水”的自然秉性。这样,研究泰晤士河污染与治理问题时,从长期溯河而生的蛙鱼的历史变迁切人,再现与各色人等相关联的鱼类的命运,不仅丰富泰晤士河历史叙事元素,而且更全面地揭示泰晤士河污染的前因后果,更充分地讨论与之相关的人类生产生活状态如何变化,其生态足迹如何延伸等问题,从而得以将其变化作为一面镜子,反观和掂量这些关联性变化隐含的问题,丰富史鉴的形式和内涵。因此,关注这样一条鱼,也正是环境史的创新所在。
  • 摘要:“生态现代化”(ecological modernization)一词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学者耶内克(Martin J(a)nicke)和胡伯(Joseph Huber)提出,在过去30年里不断被完善和修正,以其技术乐观主义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赢的正和理论而日益成为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分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主流话语,与此同时也受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与生态中心主义者的激烈批评.目前政治学界和社会学界关于生态现代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史学界对于这一话语似乎还缺乏应有的兴趣,不管是环境史学家还是现代化史学家都没有对此问题做出有力的回应.本文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生态现代化进行解读,以图对这一现象能有初步的认识.
  • 摘要:作为环境史的分支领域,草地生态史是在草地严重退化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出现的。游牧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受到人们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草地生态史能够弥补既有研究的不足,着重探讨草地生态社会的变迁,可以从草地生态变迁、草地利用与保护、草地观念三个方面探讨,在全球史的视野下考察。面对气候变暖的可能趋势,研究草地生态史,对人类探索“如何靠脆弱的地球谋生而又不毁灭地球”这一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两个多世纪,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甚至被认为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关键力量。2000年,克鲁岑(Paul J. Crutzen)等科学家提出“人新世”( Anthropocene)这一概念,表达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姑且不论这一概念是否科学,但遏制贪欲、善待地球对人类的长期生存却是必需的。自然没有人类将继续存在,但人类没有自然就会面临毁灭。文化必须适应环境,只有把自然作为人类的亲密伙伴,保持对自然的谦恭,对自然加以保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得以实现。
  • 摘要:本文提出开展虚幻环境史研究的整体构想,主要探究虚幻环境史的界定、意义和理念这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学界较少关注的虚幻环境史是环境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纳入环境史视野之中。在推进自在环境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大力开拓虚幻环境史的研究疆域,环境史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环境史的定义莫衷一是,环境史的研究边界也仍然混沌一片,因此笔者无法给出虚幻环境史的最终定义,也无法为其划定明确的疆域。本文涉及的研究对象,在其他学术领域中已有很好的阐释,但并不意味着环境史领域无法进行全新的解读。不少环境史学者(更多的是非环境史学者)担心,不断进行理论建构和主题拓展,环境史恐成为“杂货铺”或“大箩筐”。因而,不少人急于为环境史划定边界,开展纯粹的环境史研究,指明环境史研究的“规定动作”。然而,急于划定疆界,实际是故步自封。笔者曾经指出,“环境史与其说颠覆传统史学,不如说引入新思维新视角、更换新鲜血液以改造传统史学”。对于环境史研究,尤其要规避思维定势、主题惯性、视野固着和路径锁死,不断开拓创新,方能常做常新、常做常壮。
  • 摘要:名山有赖自然高度而挺立,更有赖文化高度而跃升,时代推动着最大的人群登山领略无限自然胜景,人类的创造性认识又随之继续丰富着其乐无穷的山脉文化史。当今人接触和思考山脉文化史的内容时,一座山脉既有的自然高度和文化高度已经存在了,今人可以在今日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不断地增进认识,但就这些科学领域的知识系统而言,均属于文化发掘和创造的内容了,不放弃此种内容的工作,即为继承和增长山脉文化高度的工作方向。
  • 摘要:长期以来,南方被内地文人描绘成水土极其恶劣,不宜人类生存的“早天之地”.这样的乡土形象经过历代文人墨客反复夸张的渲染,使内地产生很强的畏惧与逃避心理,深刻地影响南方社会的发展.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一些涉及古代南方与卑湿、瘴气、盅等自然与人文相关的乡土形象问题的研究,对推动学术界深入研究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岭南地区地方文献记载的“百岁坊”等长寿文化标识入手,专门研讨明清时期地方官绅重塑南方乡土形象的活动.
  • 摘要:在传统社会,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物质的简单使用以及自然环境对小规模非无机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垃圾问题并未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而受到关注.进入工业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物理集聚和化学转换式利用日益增多,生产出大量自然界无法自我消解的垃圾.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垃圾不断积累,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此,垃圾的处置和消解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受到环境史学者的关注.环境史学者开展垃圾问题研究有一定特点:其一是由于史料类别所限,传统史料中很难搜寻到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其二是垃圾问题在很长的传统社会时期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因而以近现代史料为主;其三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垃圾问题较为凸显,故以记载城市的史料居多.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垃圾问题则是传统环境史研究甚少涉及的议题.
  • 摘要:本书原名是“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及展望”,译者接受北京三联书店编辑的建议,为它补充了四字的标题“万物并作”。其出自《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指世间万事万物按照自身规律一起生长、发展。本书由序言、第一章西方环境史的起源、第二章中国环境史的兴起、第三章环境史研究的尺度、第四章环境史与自然科学以及结论构成。在序言里,淮教授给环境史下了定义—环境史是关注过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学科,包括食物、矿物、能量和气候等各种资源以及他们与人类福扯之间的关系,还包括通过人类劳动转化自然物质维持生活的各种生产方式。该书主要关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活动,尤其是近代及现当代的活动。
  • 摘要:鲍克特(Frederica Bowcutt)于1996年获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史学博士学位.她在该领域颇有建树,2001年开始以美洲密花石栎为研究对象撰写系列论文,终于2015年推出处女作《密花石栎:美国西海岸硬木环境史》(The Tanoak Tree: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a Pacific Coast Hardwood).鲍克特现为长青州立大学(Evergreen State College)教授,研究主攻环境史、植物学.全书共分ll章,以“美丽的树”、“橡子”、“树皮”、“杂草”、“硬木”、“疫情”、“景观”和“合作”为题,密花石栋为线索,展现美国西海岸原住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白人进驻后双方的对抗与合作。讲述美国西部开发史的同时,折射出许多延续至今的社会问题。
  • 摘要:水磨以制粉为主要功能,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水力加工机械.若以小麦制粉为例,水磨则堪称世界性工具,在北半球中纬度麦作种植地区均扮演过重要的历史角色,在中世纪及前近代社会的中亚、西亚、欧洲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除加工小麦获取面粉外,水磨在其他制粉领域亦可发挥作用.当其与中国若干特别的自然物种消费利用结合时,水磨作为技术工具所衍生的技术形态和关涉的社会经济问题较之世界其他地区更为特殊、复杂.
  • 摘要:赣抚河口平原指赣江与抚河汇入鄱阳湖时所形成的冲积平原,主要包括南昌、新建、进贤三县,为江西最重要的河流冲积平原之一,亦是江西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此区河湖纵横,圩堤成为保障农业开发最重要的水利形式.明清农田水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于明清农田水利兴修方式转变的研究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关研究基本认为,由于明清地方政府财政的逐渐削弱以及地方乡族自治传统的逐渐形成,农田水利兴修的主体由官方逐渐转向民间.赣抚河口平原圩堤水利的发展总体上虽也经历官修到民修的转变,但其过程更为复杂。除受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外,河湖水文环境对这种转变也产生深远影响。在河湖水文环境变迁的影响下,此区好堤兴修除官民转变外,也伴随着圩堤发展由下游而上游、由外灯向内抒的转变,即所谓内拓型圩堤系统的形成。内拓型圩堤系统的形成又进一步对兴修主体的官民转变产生决定性影响。同时,随着清代中后期水旱灾害的加重,大量圩堤的兴修与重建又采取借努兴修、派官督理的办法,地方政府借此又重新介人地方水利的兴修之中。圩堤兴修中的官民关系,出现新的模式。赣抚河口平原圩堤发展的复杂事实,要求将分析的视野进一步放大,将该区河湖水文环境的变迁纳入圩堤兴修历史的考察。
  • 摘要:笔者在《清代湖南涟水河运与船户宗族》一文中考察了湖南湘乡涟水河道上以运输为主业的船户的历史.矿工和船户在陈氏宗族建构过程中整合到一个社会组织中,一方面,纹祯公及其后裔从事开采煤磺矿的工作;另一方面,白沙陈氏的船户族人则负责将煤磺矿产运输出去。这一社会运作机制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是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生动地反映出地方社会因应当地自然资源、朝廷政策和市场需求的行动能力。靠山挖矿的矿工与倚水运输的船户,由于身处社会底层又缺乏文字书写传统,历来为世人忽视,或以农耕社群的视角打量比较,研究成果较少。以水上人群为例,早期调查和研究水上人偏重追溯其族属。近年关于华南沿海的置民、浙江的九姓渔户、长江中游河湖渔民的研究,一方面,侧重探讨官方控制和管理渔户的制度及其运作实况;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力图摆脱岸上视角之成见,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搜集渔民自身书写的文字,观察渔民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仪式传统等诸方面,以此为基础站在渔民的角度记录和讨论水上人的生活模式。更具理论启发的研究则将“水上人”、“渔民”、“置民”理解为族群标签,认为这些承载着社会价值观的身份符号是地方人士制造并在复杂的地方政治和经济资源竞争中使用的文化工具。本文较为生动地展现出山水交接之处,历史时期的矿工和船户的生产生活、神明信仰及其背后的社会运作机制。矿工和船户人群虽身处社会底层,文化知识较为浅薄,但仍可在生活环境逼仄、制度限制紧压之处发现他们生存能力之旺盛。由此个案可见,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历史中具体人群的生活,需要站在他们的立场,综合考察其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制度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获得同情之理解的历史解释。
  • 摘要:在区域史研究领域,江汉平原的垸、市镇长久以来都是学界热点.但仔细考较相涉成果,前者多从宏观视角探讨超然于无数有地理单元意义的“垸”之上的经济发展、环境损复、社会变迁等事项;后者则多脱离具体自然环境而提取符合“市镇”这一经济概念的对象加以专门分析.更接近于历史实相的可能情形是:市镇大多数时候是垸这一地理、社会细胞内部的核心组成部分,两者互生共兴,不可缺一.将其结合进行综合考察,对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皆有裨益.最近学界借助科学方法已经在聚落空间、民居形态等方向推进了相关研究,③但限于具体细致历史信息的缺乏,对垸与市镇在经济、水利、社会等微观关联的揭示仍显不足.本文将利用民国晚期松滋县的系列基层政府档案,结合相关材料,对上述议题展开案例式讨论.
  • 摘要:清朝入关以后,在盛京和宁古塔地区分别设有昂邦章京,以此管理东北各地的军政事务.康熙初期,又相继分设宁古塔和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于是宁古塔将军也称为“吉林乌拉将军”或“船厂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后,基本上固定称为“吉林将军”.吉林将军是吉林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统辖所有地方事务,下设吉林、宁古塔、三姓、伯都讷、阿勒楚喀等副都统衙门,分管各管辖区军政事务.清朝初期,为防灾、减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雨雪粮价及农业收成奏报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因此,有关雨雪粮价类的档案,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档》、《军机处录副奏折档》等档案中占有数十万件之多。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年)闰五月十三日吉林乌拉将军傅森的奏报文书,也提到雨雪粮价等相关问题。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宁古塔将军傅森上任以后的满文文书为中心,结合《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满文)、《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满文)、《挥春副都统衙门档)(满文)以及《内阁大库档案数据库》等档案文书,分析吉林乌拉地区因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及其灾后重建等相关问题。
  • 摘要:近年来,灾害史的研究越来越多元化,除继续关注长时段灾害序列的重建与分析、灾害与社会应对外,逐渐重视灾荒史与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以及环境史的交叉研究.光绪初年中国华北地区的灾荒受到多方面的关注.②环境史学者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探讨此次灾害事件,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注意到当时西北战局、东南的现代化潮流对华北饥荒的影响;戴维斯则将之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资本帝国主义扩张的框架下叙述;濮德培(Peter C.Perdue)指出,光绪初年清政府做出边疆国防优先的政治选择,亦是需要注意的方面.本文在细致整理和分析《清代新疆档案选辑》中有关档案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和确认光绪初年新疆蝗灾的发生范围与受灾程度,讨论此次蝗灾发生的气候背景,解读蝗灾救治程序和具体操作过程中折射出的边疆政治管理体系的变动趋势。
  • 摘要:国内外史学界针对多国环境史的研究证明,大规模的空气污染绝非是特定国家或地区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个别现象,而是在工业化阶段逐渐凸显出来的共性问题.按照空气污染学的定义,形成空气污染问题必须具备污染物对人类的正常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性影响这一基本条件.随着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上海与西方很多工业城市在工业革命中一样,消耗大量的、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矿物能源,排放大量的、以煤烟为代表的空气污染物.本文初步尝试以导致近代上海空气污染的“罪魁恶首”—煤烟为考察中心,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主要从妨害植物生长、酿成经济损失、损害人体健康三个维度出发,分析近代上海空气污染公害的具体表现和影响程度,以期深化对中国近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
  • 摘要:为数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旱灾”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灾害形态.相对于洪水、地震、海啸等可以瞬间造成巨大损失的灾害事件,“旱灾”的成灾过程十分漫长,对其发展演化的阶段更需要人为加以定义,因此存在“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不同标准体系.历史文献中看到的“旱灾”,首先作为历史表述而存在;无论讨论历史“旱灾”本身抑或揭橥历史“旱灾”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都必须先分析“旱灾”表述的成因与特点.
  • 摘要:中国环境史的起源很早,真正作为一门新学科尤其是“历史学学科增长点”受到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推重,不过三十余年,就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视域,推动了历史学科的发展,历史学传统的研究方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理想,具备历史与现实之间沟通对话的可能,增强了历史学资鉴、服务现实的功能.在中国环境史学研究面临困境及转型阶段,总结及反思成为当务之急.检讨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已有成就,成果斐然、新人辈出、形势喜人是目前公认的关键词,但其研究路径及范式、研究思路及论题,日渐进人固化及瓶颈状态,环境破坏论(衰败论)及碎片化的特点极为突出。对现状进行总结、反思,进一步贴近现实及学科建设需求,系统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打破僵局及困境,实现转向与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反映中国历史以来环境发展变迁及其原因、结果、特点、规律的成熟学科,在研究主题及内容、路径与方法、层域与时空场域、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做出开创性成果,不忘环境史学构建及发展的初心,更好体现环境史学服务、资鉴现实的社会功能及时代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 摘要:近年来,环境史研究在中国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如今,环境史学已经获得了学界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当下之际,思考如何构建环境史研究体系尤为重要.学界已经发表了大量环境史研究成果,如何整合这些成果,按照某种编排原则将其系统化,不但关乎环境史的整体呈现,也关乎环境史教材如何编撰.此外,环境史资料的搜集、辑录和整理也需要找到标准,以确定哪些属于环境史资料,如何归类和整理环境史资料等.环境史研究有四个维度: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反过来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环境思想史;因环境问题衍生的广义上的社会关系,“制度环境史”也可以归入这一维度.既有环境史研究成果关涉的主题大都可纳入上述四个维度中.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四个维度构建环境史的研究内容体系,据此进一步思考相关问题.
  • 摘要:环境史研究历史上人与自然的互动,其渊源可追溯至数百万年前人猿揖别之际.而作为一门学科、率先在欧美兴起的环境史,至今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其中美国环境史早先见诸中国大陆的学术期刊,仅仅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有人说,“环境史是人类历史中既最古老又最崭新的领域之一”.说其古老,是因人类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的互动就出现了,这一历史过程堪称古老;说其崭新,是因相关的学术研究并不久远,而环境史作为一门学科还是新生事物.这样,历史见证的不再只是个人生死的故事,而是关于社会与物种,及其与周遭环境的关系.总体来说,目前环境史研究尚处于成长与发育阶段,但其时限的纵深性与连贯性、内容的广泛性与包容性特别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研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