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
【6h】

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宪法解释的基本理论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界定

1、宪法解释的主体

2、宪法解释的客体

3、宪法解释的场合

4、宪法解释的限度

(二)宪法解释的必要性

1、社会不断发展,情势不断转换之所需

2、弥补宪法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与不足之所需

3、弥补制宪技术先天缺陷之所需

4、审查法令、行为是否违宪,维护宪法权威,法制统一之所需

5、增强公民宪法意识之所需

(三)宪法解释的类型化研究

1、依据释宪者动机差异进行分类

2、依据宪法解释的效力而分类

3、依据宪法解释目的不同分类

4、依据宪法解释程序启动分类

5、依据宪法解释是否针对具体案件分类

6、依据对宪法实施进行保障的效果分类

(四)宪法解释应该遵循的原则

1、宪法解释的形式原则

2、宪法解释的实质原则

二、宪法解释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普通法院宪法解释模式

1、普通法院宪法解释模式的历史沿革

2、普通法院宪法解释模式的理论基础

3、普通法院宪法解释模式的特点

4、普通法院宪法解释模式的评价

(二)立法机关宪法解释模式

1、立法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历史沿革

2、立法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理论基础

3、立法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特点

4、立法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评价

(三)专门机关宪法解释模式

1、专门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历史沿革

2、专门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理论基础

3、专门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特点

4、专门机关宪法解释模式的评价

三、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立法现状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具有宪法解释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质上拥有宪法解释权

(二)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

(三)我国宪法解释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宪法解释模式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2、宪法解释的立法领域依然存在颇多不足之处

3、宪法解释在实践层面很难具有可操作性,宪法解释实践情况不容乐观

四、完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制度的建议

(一)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模式选择

1、我国宪法解释授权模式的提出

2、宪法解释的授权模式具有逻辑与实践上的必然性

3、宪法解释授权模式的内容

(二)完善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配套措施

1、健全与宪法解释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

2、加强宪法解释的理论研究工作

3、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政策法规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宪政之路艰辛且命运多舛。众所周知,民主法治进步与宪政息息相关,宪政为民主法治的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宪政建设步伐关系到民主法治的实现程度。在当今时代,通过法来治理国家,以期望达到法治国家的理念无疑已被世人接受,依法治国必先重视宪政建设,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在政治文明的建设路程中,宪政建设乃是重中之重,只有维护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地位,充分发挥宪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宪政之路才能更加的平坦,宪政之路也才能得以顺利前行,理论学界也不乏为宪政建设摇旗呐喊者。但从实践中来看,宪政之路却是坎坷而艰难的,宪政之理想似乎永如天际之遥远。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原因在于宪法解释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宪法实施的困难,宪法在实践中更多表现为一种政治口号,这可能导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阻碍民主法治的进步。因此,我国宪法解释制度亟待改善。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对宪法解释制度进行了研究,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宪法解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宪法解释的概念界定、必要性、类型化研究、遵循的原则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外三种宪法解释模式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制度特点等内容,并对三种模式做出了一一点评。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现状情况,包括立法现状与实践现状。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宪法解释制度的可行性建议,包括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模式选择及配套措施完善等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