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以长治县振兴村为例
【6h】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以长治县振兴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振兴村的城镇化过程

1.1 相关理论概述

1.1.1 城镇化的理论解释

1.1.2 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1.1.3 农民市民化要素分析

1.2 振兴村的城镇化过程

1.2.1 振兴村城镇化的现状

1.2.2 振兴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企业主导

1.2.3 振兴村企业主导城镇化的特点

第二章 城镇化为振兴村农民市民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1 城镇化为振兴村农民市民化提供的机遇

2.1.1 就地城镇化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便利

2.1.2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动力

2.1.3 政策环境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客观条件

2.2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面临的挑战

2.2.1 农民意识形态转变较慢

2.2.2 市民化政策相对滞后

2.2.3 旧有制度的限制较多

第三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的进展情况

3.1 政治建设更加民主,村民参与程度提高

3.1.1 基层党建日益成熟

3.1.2 政治参与程度提高

3.2 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经济条件开始变好

3.2.1 农民变产业工人

3.2.2 经济生活逐步市民化

3.2.3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3.3 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3.1 社会关系重新梳理

3.3.2 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3.3.3 公共服务正在优化

3.3.4 闲暇活动健康向上

3.4 环境绿化成就显著,生态建设发展良好

第四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村委的职权不明确

4.1.2 贿选问题仍然存在

4.1.3 村民参与比较被动

4.1.4 生活负担相对加重

4.1.5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4.1.6 文化适应成本较高

4.2 原因分析

4.2.1 政治制度制约了农民政治化

4.2.2 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市场化

4.2.3 较高的转化成本制约了农民现代化

4.2.4 就业吸纳能力限制了市民化进程

4.2.5 传统的农民意识阻碍农民市民化

第五章 振兴村农民市民化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5.1 将农民市民化纳入城镇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规划中

5.1.1 更新观念,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

5.1.2 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市民化氛围

5.2 为农民市民化创造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

5.2.1 为农民市民化创造制度环境

5.2.2 对农民进行现代意识教育

5.3 完善适合农民市民化的制度体系

5.4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扩大农民就业

5.4.1 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旧观念

5.4.2 多渠道扩大农民就业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城镇化是由土地的城镇化和人口的城镇化两部分组成的,也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业人口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也是衡量我国现代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指标和目的,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与背井离乡四处流动的进城农民工相比,与城中村农民相比,振兴村农民市民化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在城镇化道路上选择农村城镇化,即就地转移;二是振兴村城镇化及市民化由振兴集团支持,企业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具有“以企带村”的特点;三是通过对新旧农民比较的方式来展开论述。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民被收回土地归集体生产,被上楼,被工作,被文化,他们现在每年会获得固定的工资收入,还会取得村集体资产分红,这种额外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城镇化的过程更加复杂。这个过程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制度保障完善化和思想意识市民化,包括农民政治意识、经济生产、文化活动及其他各种行为方式的转变。这是农民适应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民就地市民化的过程,在这种转变中暴露出农民向市民转变时面临的种种困境,比如政治参与相对被动,文化心理适应较慢,就业技能及素质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在第一章首先简述振兴村城镇化的现状及振兴集团主导城镇化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城镇化的环境变化给当地农民向市民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即目前的环境对农民来说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第三章以振兴村农民在城镇化以前政治心理及行为方式为参照,深入分析了开始城镇化转型发展后农民政治、经济生产、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第四章在此基础上总结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