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谈现代汉语语音与歌唱的关系——以《风萧瑟》为例
【6h】

浅谈现代汉语语音与歌唱的关系——以《风萧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汉语语音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1 汉语语音的历史背景

1.2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2.1 声母

1.2.2 韵母

1.2.3 声调

第二章 歌唱发声和语音的关系

2.1 歌唱语言和发声原理

2.2 歌唱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异同

第三章 依据汉语语音特点对歌曲《风萧瑟》进行语言分析

3.1 歌曲《风萧瑟》的背景及内容

3.1.1 歌曲的创作背景

3.1.2 歌曲的内容

3.2 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对作品《风萧瑟》进行语言分析

3.2.1 声母发音要准、有力

3.2.2 韵母发声要圆润、连贯

3.2.3 归韵收声要分明

3.2.4 处理好字的声调

3.2.5 歌曲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声乐,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在自身大脑的指挥下,协调有关器官和肌肉群,做有效运动后所产生的,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明显的高低长短强弱变化的乐音。以歌唱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以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为辅助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咬字发声在声乐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国家语言不同,因此许多声乐研习者开始探索生活语言和歌唱语言的异同。通常我们所说的歌唱中的语言,主要着重于语音,而不是包括语音、语义、语汇和语法这一语言的全部内容。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汉语普通话标准语音的构成是极其复杂而又相当细致的,它包括音节、音素等部分。为了使我们在演唱中文歌曲时更富生命力和感染力,本文特以咏叹调《风萧瑟》为例,结合汉语语音诸多因素与作品中的音乐成分,从现代汉语语音特点和歌唱的发声机理出发,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使我们更好、更精准的掌握这首作品的内涵,以便于我们在今后的表演实践中更好的诠释各类声乐作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