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动态研究与分析
【6h】

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动态研究与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大气污染长久以来一直十分严重,本文在借鉴和学习其他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收集了太原市环保局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和山西省气象台太原市的气象资料,结合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条件,运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法、Daniel趋势检验法、相关性分析法、“二次源解析”技术等对太原市近十几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三项大气污染物SO2、PM10、NO2的时间和空气浓度变化及与其相关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2001到2010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五年平均为2.65,首要污染物为SO2。其中PM10分担率有所下降,SO2和NO2分担率有所上升,但还是以SO2和PM10污染为主。从API指数来看,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呈逐步增长趋势,夏季二级以上天数最多。⑵“十一五”期间,太原市环境三项主要污染物中,NO2五年平均浓度值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10和SO2分别超标0.11倍和0.25倍,采暖期三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大于非采暖期,采暖期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非采暖期以SO2为首要污染物。对十年间太原市三项大气主要污染物进行滚动分析表明,太原市十年间三项大气主要污染物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污染物浓度值月变化规律中,SO2呈现出明显“U”型特征,PM10除采暖期浓度较高外,春季也易出现峰值,NO2变化较为平稳。⑶从不同监测点“十一五”期间五年均值的对比情况来看,太原市空气污染物PM10浓度值在涧河和金胜测点较高;SO2浓度值在坞城、尖草坪和桃园测点较高;NO2浓度值在坞城、涧河和尖草坪较高。从各测点不同年份年均浓度变化趋势来看,杏花岭区和晋源区环境空气污染改善情况不佳。从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来看,一类区的晋源、二类区的尖草坪、桃园和坞城还没有达到标准。⑷太原市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研究说明,太原市“十一五”期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结构污染、加大节能减排等措施,使得整体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卓有成效,但产业结构仍以产值低、能耗高的重污染行业为主。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与工业排放显著相关,所以工业排放是造成污染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太原市自然条件又以三面环山、逆温频发、主导风向不明显、大气降水偏少等原因制约着污染物的扩散,导致环境空气污染问题以煤烟型为主的特征难以改变。到2010年底,空气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⑸针对太原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还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针对性的解决: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以改善煤烟型污染特征;推进集中供热、加快整治城中村问题以改善采暖期污染严重现象;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加强监督管理以改善区域污染问题;高标准谋划、高效率实施以全面提升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治理污染和绿化环境同时进行,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