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国演义》女性形象新论
【6h】

《三国演义》女性形象新论

代理获取

摘要

《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反映了从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为止,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魏、蜀、吴三个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从人物性别比例上说,《三国演义》无疑是一部男人的史诗,但其中所刻画的94位女性个人或群体以鲜明的女性特征,在小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这部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群体来源丰富,一部分直接取材于《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其中的大多数女性性格和相关事件未做改动;另一部分则进行了精心塑造,或是对正史中形象的重新刻画,或取自民间三国故事和三国戏。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女性刻画进行比较,将《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分为完全沿用自《三国志》的女性群、作者重新塑造的拥刘女性群以及重新塑造的其他女性三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中具有智、勇、才、贤、美等典型特征的女性进行了两部作品刻画的对比分析。而后结合作品中表现的上层女子的命运、女子的普遍地位等写实情节,将作者的女性观点剥离为传统和先进两个大方面进行了讨论。从社会角度对其妇女观的形成原因阐释分析,得出在作品完成的元末明初时期,由于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和社会市民阶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整个社会对女性美的不同程度祈盼和肯定的结论。文章结尾分析了现下《三国演义》通过传媒影视、游戏竞技、画作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对三国文化的普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其中隐含的弊端。设计三国女性形象传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相关教学教案,明确三国女性形象在文化传播中的刻画偏差,使《三国演义》女性文化在国内外传播中实现其真正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使外国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中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意义和内涵,从而真正地认识到中国各个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真正地了解中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