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黄芪根腐病优势致病菌群分析及其拮抗菌的多重筛选
【6h】

山西黄芪根腐病优势致病菌群分析及其拮抗菌的多重筛选

代理获取

摘要

根腐病是近年来严重制约黄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作为蒙古黄芪的道地产区,根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本研究针对浑源、五寨、应县三地的蒙古黄芪根腐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鉴定和EF-1α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主要致病菌的分类地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优势病原菌群的区域性和症状差异。同时,以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为靶标,采用多重筛选法对分离自黄芪根际土壤中的芽孢杆菌进行筛选,获得3株抑菌防病效果优良的芽孢杆菌R88、R91和G11,并对其抑制菌丝生长的特性和发酵液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山西黄芪根腐病一般地块发病率为10-30%左右,最重达60%,3年或3年生以上植株发病更为严重。引起山西黄芪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主要为 Fusarium acuminatum、F. solani和 F.oxysporum,另有少部分 Alternaria sp.、F.redolens和Ilyonectria torresensis,其分离频率分别为F. acuminatum占48.88%、F. solani占28.12%、F.oxysporum占9.58%,其它菌株占13.42%。
  2.山西不同地区黄芪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具有一定差异,五寨优势病原菌是F.acuminatum、F.oxysporum和F. solani;浑源是F.acuminatum和F. solani;应县主要是F.acuminatum;引起不同症状的优势病菌也不尽相同,当呈纤维状腐烂时,优势病原菌是 F.acuminatum、F.oxysporum和 F. solani;不变色皱缩软根主要是 F. acuminatum和F. solani;空心发黑的须根则是F. acuminatum和F. solani占优。综合分析可知,F.acuminatum和F. solani为山西黄芪根腐病最重要的优势病原菌。
  3.以F.acuminatum和F. solani为靶标,对分离自黄芪根际土壤的150株芽孢杆菌进行多重筛选,获得了3株具有良好抑菌防病效果的拮抗菌株R91、R88、和G11;以F. solani为靶标时,其活体—异步对峙的抑菌带宽度分别为7±1.26、6.5±1.38和3.42±0.97mm,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0.15±1.37、18.17±1.40和19.73±2.02mm,离体抑菌防病试验中保护和治疗处理的感染指数分别在(16.67±8.34)-(46.67±4.70)和(22.22±19.24)-(55.56±9.62)范围之间,与对照(感染指数66.67±2.78)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F. acuminatum为靶标时,其活体—异步对峙的抑菌带宽度分别为3.75±1.94、3.92±2.27和3.57±1.87mm,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圈直径为19.96±3.42、20.96±1.85和18.92±1.16mm,离体抑菌防病试验中保护和治疗处理的感染指数分别在(11.11±9.62)-(50.00±25.00)和(8.33±14.33)-(38.89±9.62)范围之间,与对照(感染指数72.22±4.81)相比,差异显著(p<0.05)。
  4.菌株R91、R88和G11的无菌发酵液对F. acuminatum和F. solani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持效性良好。同时,上述3株菌对温度、光照和酸碱度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适应黄芪生长的环境,并保持稳定的抑菌防病性能,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