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h】

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公正实现状况并不乐观,其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司法制度差强人意;司法程序不尽如人意;裁判质量仍需改善;法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司法环境有待改善;审判机关完善司法公正路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而通过运用法律社会学的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和皮尔逊系数分析证实:司法制度、司法程序、裁判质量、法官素质、司法环境五方面因素均是影响司法公正实现的主要因素,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司法制度、司法程序,裁判质量的裁判文书公开以及裁判文书质量中的裁判文书认同率、违法裁判率,法官职业道德,维稳与信访制度、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法官的职业安全感、领导及其他权力干预等因素不仅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非常显著。最后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司法公正实现的五方面基本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引言,首先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简单说明,进而围绕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实现、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最后对司法制度、司法程序、裁判质量、法官素质和司法环境五个关键词进行了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本文所用数据的来源以及所采用的方法与模型,建构含有上述五个二级指标的三十二个四级指标的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对因变量(司法公正实现)与自变量(影响司法公正的五方面因素)关系的进行了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通过全国性的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归纳出我国目前的司法公正实现状况:司法制度差强人意;司法程序不尽如人意;裁判质量仍需改善;法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司法环境有待改善;审判机关完善司法公正路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
  第四部分进一步运用皮尔逊系数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计算,证实各个因素与司法公正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1)从司法制度来看,司法体制和司法机制的各个因素都影响司法公正;(2)司法程序的合理性、司法程序的公开性和司法程序运行的效果都影响司法公正;(3)从裁判质量来看,裁判文书公开度和裁判文书的合法性、裁判文书的认同率影响司法公正,裁判文书上诉改判和发回重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和重审率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未得到证明;(4)从法官素质来看,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比法官业务素质更影响司法公正;(5)在整个大的司法环境下,维稳与信访制度、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法官的职业安全感等都制约着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体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在本文未得到体现。
  第五部分提出以审判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为基础推进司法制度完善、强化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为突破口促进司法程序合理化、以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尺推进裁判质量的提高、以法官职业化和廉洁化为核心提高法官综合素质、以司法文化的培育为着力点改善司法环境五方面促进司法公正全面实现的基本对策。
  总之,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分析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力图得到司法公正实现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从而为我国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以促进我国司法公正的真正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