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5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技战术分析
【6h】

第5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技战术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引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技战术概念的相关界定

2.1.2乒乓球技战术概念的相关界定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内研究现状

2.2.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录像观察法

3.2.4三段指标评估法

3.2.5单项优势技术与劣势技术分析法

3.2.6对比分析法

4结果与分析

4.1决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技战术统计结果对比分析及排兵布阵分析

4.1.1决赛两队技战术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4.1.2决赛中国队vs日本队排兵布阵分析

4.2决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对阵成员技战术分析

4.2.1许昕 vs 水谷隼技战术分析

4.2.2决赛马龙 vs 吉村真晴技战术分析

4.2.3决赛张继科 vs 大岛祐哉技战术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2016年第53届吉隆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由马龙、许昕、张继科领衔的中国男团,以3:0的总比分击败由水谷隼、吉村真晴和大岛祐哉等新星阵容组成的日本男团成功卫冕。这是中国队历史第二十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八连冠,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比赛任务。这场比赛也为里约奥运会男团队员的选拔提供了依据和考察。但胜利的同时,由年轻队员组成的日本队在国际比赛中的重新崛起也不得不引起重视。他们也必将成为日后我们的主要对手。由此可见本次决赛对中国队今后的备战和训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单项优劣势技术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双方参加决赛的6名队员为对象,观察他们决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并作出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在三段指标方面,中国男团在本届世乒赛决赛中,各项比赛数据统计均优于日本队。得分率方面,中国男团接抢段(62%)最好,评估为优秀,日本队在本段的得分率(44%)评估为良好。中国队发抢段(61%)为及格,日本队(44%)为不及格。相持段日本队得分率(32%)评估仍为不及格,中国队(58%)评估再次达到了优秀。使用率方面,发抢段两队基本持平(中国队为30%,日本队为31%),但日本队略高于标准。接抢段两队均偏高于标准(中国队为37%,日本队为36%)。相持段两队持平(33%),低于标准。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充分发挥了前三板的优势,没有过多的将比赛拖入相持,但发球及抢攻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比赛节奏上我们在压制对手的情况下较好的掌控了全场比赛。
  (2)在乒乓球各个技术运用方面,中国队在所有五项主要技术方面的净得分均高于日本队。其中,正手位技术是两队净得分差最大的一项,分差达到了29分,说明中国队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正手位技术。净得分差最小的一项是台内挑搓技术,分差为4分,说明在台内挑搓技术方面,日本队与中国队的差距最小,台内挑搓技术也是日本队所有五项技术中唯一净得分没有成为负值的技术统计。中国队唯一成为负值的的技术是反手技术,说明中国队需要在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引起重视,加强反手技术的训练。在发球失误方面,中国队失误一次,日本队失误四次,说明日本队年轻球员的发挥稳定性及大赛经验方面与中国队球员有一定差距。
  (3)中国队中,许昕的接抢段和相持段评估都为优秀,发抢段评估为不及格,说明在本场控制球方面他做得较好;其得分主要来自于正手,主要表现在正手进攻技术变化多,击球质量高;他的不足是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较低,反手技术中得分较差,特别是直板横打技术本场没有得分。马龙发抢段和接抢段评估都为优秀,相持段评估为良好,这充分说明了他本场比赛发挥稳定,展现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其得分主要来自正手的技术,且线路变化较多,高质量多变化的发球技术也是得分的关键。张继科发抢段评估为及格,接抢为优秀,相持为良好,说明其本场的优势主要源自接抢段和相持段;他的技术较为全面,特别是发球和正手技术优势突出,反手拧拉技术是其优势。
  (4)日本队中水谷隼的接抢段评估为优秀,发抢和相持为不及格,说明他本场处理球做的较好,但是进攻威胁性小;技术方便较为均衡,但反手防守是短板。吉村真晴发抢段与相持段评估为不及格,接抢段为及格,说明本场比赛吉村真晴的表现完全处于下风;吉村真晴的技术打法有一定的特点,但是由于大赛经验缺乏和心理素质不稳定以及技术的不成熟,本场比赛各项技术表现均不突出。大岛祐哉本场发抢段和相持段评估都为不及格,接抢段评估为及格;大岛祐哉的发球技术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但变化相对较少,正手技术比较稳定,技术全面,反手技术是他的短板,特别是形成相持之后,失分很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