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原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期望价值理论及应用研究
【6h】

太原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期望价值理论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基本结构及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期望价值理论及对相关问题的分析

2.1 期望价值理论

2.1.1 期望价值理论的理论基础

2.1.2 风险决策框架

2.2 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2.2.1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交量与交易价格的关系

2.2.2 太原市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关系

2.2.3 现象的根源分析:人们的处置效应

2.2.4 参照点对于人们决策的影响

第3章 G-M模型及拓展

3.1 G-M模型

3.2 G-M模型的拓展

第4章 太原市住宅市场价格影响特征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住宅特征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住宅特征的分析

4.1.2 住宅特征指标的建立

4.1.3 住宅价格特征指标的量化处理

4.2 住宅享用特征价格函数形式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研究数据来源

5.2 住宅市场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5.2.1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5.2.2 住宅价格对数模型

5.2.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 太原住宅市场中卖家交易行为的实证分析

5.3.1 收益样本区间

5.3.2 损失样本区间

5.3.3 收益区间样本与损失区间样本结果的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商品住宅市场中房价的波动受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行为的影响,很难用纯理性期望效用理论来分析,需结合行为决策的期望价值理论(或前景理论)进行分析。本文是在张所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不动产动态与预期评估模型延研究》资助下,以理性期望效用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商品住宅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理性和行为决策规律,并对太原市商品住宅市场建立了G-M模型,分析与检验了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行为,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 (1)利用期望价值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些行为现象进行解释,阐明了房地产市场上量价同向以及处置效应等一些不能被理性期望效用理论能够解释的现象。当商品住宅价格上升时,人们由于在心理上存在对收益的敏感性递减、损失厌恶效应,会决定不再继续持有,而迅速抛出。而当下跌时,人们因为在心理上存在着对损失的敏感性递减、损失厌恶会决定继续持有,逃避既定损失这一现实。 (2)根据期望价值理论中的参照点效应使用G-M模型对太原市住宅市场中卖家的交易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市场中卖家在面临潜在损失时成交价格要提高相对于住宅预期损失的43%-45%,而在面临潜在收益时成交价格却仅仅提升了21%-23%,表明了市场中的卖家存在损失厌恶行为以及“处置效应”现象验证了期望价值理论对于住宅市场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