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研究
【6h】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对义利及传统义利思想内涵的辨析

2.1 “义”与“利”的渊源

2.2 义利思想的产生

2.3 传统义利思想发展阶段的界定

第3章 先秦时期各学派的义利思想

3.1 儒家的义利思想

3.2 墨家的义利思想

3.3 道家的义利思想

3.4 法家的义利思想

第4章 秦汉至明清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义利思想

4.1 汉代以后“教条化”的义利思想

4.2 汉代以后“开明”的义利思想

第5章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在近代的发展变化

5.1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主要特点

5.2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在近代的发展变化

第6章 传统义利思想的启示及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6.1 传统义利思想的启示

6.2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必要性

6.3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

6.4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主要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义利思想是对人们经济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所提出来的思想观点,调节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两千多年来,历代思想家们结合时代特点,从不同角度阐述,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义利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总结,用来启迪当今,树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去调节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对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义利及传统义利思想的内涵进行辨析,然后把传统义利思想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时期至封建社会初期,主要分析了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义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封建社会初期到两宋时期,主要分析了董仲舒等后儒对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教条化。两宋时期至明清时期,主要分析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针对后儒僵化的义利思想提出进步意义的义利思想。系统分析了传统义利思想的特点及其在近代的发展变化。最后,提出传统义利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启示,针对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失范问题,提出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必要性及其主要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