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6h】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进行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如何解决好中国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与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紧密相关一个重要步骤。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促进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合理的转移,确保既能够有效的解决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问题,又能够在转移的过程中尽量少的减少这部分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和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具体的分析了山西省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转移可能给城市和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定量的对山西省和山西省各地市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做了测算,研究影响和制约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提出推动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及政策建议,主要是走小城镇化路线。
  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研究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及测算的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转移的意义以及转移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发现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造成城市病并且导致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第三章介绍了山西省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了山西的基本特点如地形地貌、人文特征等以及当前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发现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未来存在较大的转移压力。第四章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测算分析,最终得到山西省及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运用2000年至2014年的山西省城市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教育和社会保障财政投资、城镇就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以及测算出的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等数据资料利用面板协整分析对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面积等对山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影响效果较大。最后在第五章,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和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提出山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主要认为山西省要想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小城镇,这样的转移途径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