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研究
【6h】

关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价值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脉络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依据

2.1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2.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口径界定

2.3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原理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3.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财政问题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财政成因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4.1 回归模型建立及变量说明

4.2 模型结果分析及变量检验

4.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外经验和启示

5.1 欧美国家的经验

5.2 亚洲国家的经验

5.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4 小结

第6章 缩小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政策的建议

6.1 完善山西省财政支出政策

6.2针对山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制体系构建的探索

6.3 增加山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渠道的财政扶持

6.4 缩小山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协调配套发展思路

6.5 小结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争议及关注。近几年,尽管山西省处于经济转型期,因其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各种刺激政策,使经济仍保持在增长水平,山西省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准稳中有升。然而,山西省城乡收入差额增大,形成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将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性收入计入衡量范围中,其差距会更大。让人欣慰的是,除去统计口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影响外,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出现拐点,并有逐步缩小之势。但与发达国家及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其差距仍然很大。严重制约着山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阻碍其经济的转型。不仅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牵制经济发展,并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必要对其收入政策做深入研究,以逐步缩小城乡分配矛盾,实现全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纵观国内外,财政政策通常是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工具,无论从理论的指导意义还是实践的可行性方面,研究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并依据财政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实际调查山西省财政收支数据,客观地提出山西省存在该矛盾的成因。其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社会保障不完善、财政支农支出不足、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等;在财政收入上存在: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在分配调节上效应不高;财政管理体制待完善。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做回归分析。并参考国外对此的调节措施,提出客观、可行的理论设计方案。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从普遍性的归纳分析,找出解决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建设性的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渠道的措施。第一,制定国有荒山、荒地使用的优惠条件;第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第三,制定山西省的农村“三块地”改革细则;第四,加大推进精准扶贫项目;第五,设立针对农业的PPP模式项目。这些可使农村居民大幅增加收入,直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