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无线网络的陷阱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6h】

基于无线网络的陷阱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课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5论文组织

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2.1无线网络安全的理论概述

2.1.1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2.1.2无线网络安全特点

2.1.3无线网络中攻击形式

2.2陷阱的原理与作用

2.2.1陷阱系统功能

2.2.2陷阱系统的分类

2.2.3陷阱的体系结构与组成

2.2.4陷阱系统研究应用趋势

第3章无线陷阱系统的设计与架构

3.1综述

3.1.1陷阱网络防御原理

3.1.2主动防御的设计理念

3.1.3主动防御体系技术实现。

3.2无线陷阱系统的结构设计

3.2.1动态形态的陷阱网络概述

3.2.2动态形态的陷阱网络结构

3.2.3动态形态陷阱系统功能

3.2.4动态形态陷阱系统原理

3.3无线陷阱系统的具体实现

3.3.1无线陷阱系统实现

3.4系统总结

第4章无线陷阱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

4.1动态形态的陷阱网络关键技术

4.2入侵特征串自动提取技术

4.2.1自动提取技术

4.2.2相关研究背景

4.3入侵检测码自动提取原理与算法

4.4程序实现和实验验证

第5章结束语

5.1总结

5.2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来自无线网络的攻击阻止了进一步发展。面对技术不断翻新、不断增强的入侵活动,无线网络安全就更加紧迫和重要,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面对无线网络规模的扩大、异构性不断增强。无线网络安全具有传输介质公开的特点,出现了各种与有线网络不同的入侵行为。为了更有效的维护无线网络安全,必须主动研究黑客正在或者可能采用的最新的攻击方法。 从研究无线网络攻击特点出发,分析了现有安全工具的弱点,面对不断出现的攻击技术提出了新的安全需求。重点对动态改变网络形态的陷阱体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构建无线陷阱方案;其次在陷阱体系中对入侵特征码自动分析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分析了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研究了网络陷阱技术,提出了体现主动防御的“动态形态”的陷阱网络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各功能模块。实现了基于陷阱的入侵特征码自动分析,解决入侵特征码滞后问题。设计了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算法,实现了简单的原型工具,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