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
【6h】

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泡沫复合热载体体系研究

2.1 泡沫的概念

2.2 泡沫的分类

2.3 泡沫的性质

2.3.1 密度

2.3.2 粘度(流度)

2.3.3 稳定性

2.3.4 半衰期

2.3.5 泡沫的油敏性

2.4 泡沫的产生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

2.4.1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产生机理

2.4.2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

2.4.3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驱油特性

2.5 热载体不加发泡剂的驱油机理

2.5.1 氮气的作用

2.5.2 二氧化碳的作用

2.5.3 混合气在地层中的重力分异作用

2.5.4 其他作用

第三章 泡沫复合热载体室内实验研究

3.1 发泡剂的性能评价

3.1.1 泡沫剂发泡能力及稳定性

3.1.2 泡沫剂的耐温性

3.1.3 泡沫剂的耐盐性

3.2 单管模型驱油实验

3.2.1 实验的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2.3 单管实验的结果

3.2.4 数据分析与结论

3.3 双管模型驱油实验

3.3.1 实验的仪器及试剂

3.3.2 实验步骤

3.3.3 双管实验的结果

3.3.4 数据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复合热载体吞吐数值模拟研究

4.1 油藏特征参数分析

4.1.1 油层的厚度

4.1.2 油层的深度

4.1.3 含油饱和度

4.1.4 油层渗透率

4.1.5 油层孔隙度

4.1.6 油藏存在边水和底水

4.2 复合热载体试验区块概况

4.2.1 单井吞吐试验井的确定

4.2.2 选取区域的地质参数

4.3 数值模拟方案研究

4.3.1 复合热载体吞吐模型的建立

4.3.2 含水率等指标的确定

4.3.3 吞吐方案研究及优化

第五章 复合热载体驱替数值模拟研究

5.1 复合热载体驱替区块概况

5.1.1 热载体驱替模拟井组的确定

5.1.2 选取区域的地质参数

5.2 数值模拟方案研究

5.2.1 复合热载体驱替模型的建立

5.2.2 含水率等指标的确定

5.2.3 驱替方案研究及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聚合物驱后油藏的剩余油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更加的分散,非均质问题更加的明显,继续实施传统的开发措施收效甚微,复合热载体泡沫驱复合了泡沫驱,蒸汽驱、氮气驱的多种优势,是聚驱后一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
   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前人复合驱替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对泡沫剂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发泡能力、半衰期、耐温性以及耐盐性等进行多方面的评测,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现场的复合热载体泡沫剂。然后,利用室内单管驱替实验分别进行水驱、聚合物驱以及聚驱后复合热载体泡沫驱实验,研究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合其开发的油藏地质特征及驱替方案;随后通过对处于同一压力系统的高渗管和低渗管进行的复合热载体泡沫驱,研究分析其对不同条件下非均质地层的开发效果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分析了不同的油藏特征参数对复合热载体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单井吞吐和注采模型,对复合热载体开发方案进行优化并给出经济可行的推荐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彭元怀;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姜瑞忠;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E357.46;
  • 关键词

    复合热载体;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泡沫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