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再认识——劳工的视角
【6h】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再认识——劳工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Zhao Min(Marxist Theory)

Abstract

致 谢

展开▼

摘要

对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研究,学界往往倾向于从革命政治传统的视角进行分析论证,认为工人阶级具有先天的革命优势,从外面灌输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唤醒了其阶级意识,从而实现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但由于该视角过于强调工人阶级形成中的外部推动力,不免遮蔽了工人的自主性及阶级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性。本文试从劳工自身的诉求和行动策略出发,借鉴新劳工史的理论和方法,重点通过解读工人的历史文化背景、生存环境和生活经历,重新认识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在近代中国,随着外力冲击下传统经济的衰退和近代工厂的兴起,一部分农民和传统工匠转变为工厂劳工。他们从熟悉稳定的、有宗法共同体保护的农业社会,进入陌生的、流动性强且缺乏安全感的工业社会后,由于难以适应全新的生产组织、利益分配方式和工厂生活,产生了挫折感。为此,他们一面以各种形式的抗争来维护自身利益,一面积极寻求新的社会保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和社会关系,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由此所形成的工人文化即“群体”存在的工人阶级意识,深深地打上了地域、行业、技术、文化传统与习惯的烙印。可以说,近代中国劳工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个经济或政治意义上的单一化主体,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产物及一系列实践性社会关系。 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中国先进分子和早期共产党人,他们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改造,很大程度上基于中国工人的这样一种现实。由此他们所揭示的“翻身做主”的社会动员主题,以及建立工人组织、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治主张,恰好适应了劳工急于寻求保护力量、改善生存状态的内在需求。两种力量的互动下,工人阶级实现了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然而,那些支配着工人“群体”存在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关系,在其“阶级”存在状态下仍然在发挥作用。地缘、行业、技术、性别、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内部分化,行会、帮会、把头等旧势力对工人组织上的分割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诉求多元化,都对工人的阶级形成及其后的政治行动带来不利影响。中国早期工人运动之所以较为分散、行动不一,且屡遭挫折,与这些传统因素的存在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