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
【6h】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阐释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二、科学精神

(一)关于“科学”

(二)科学精神的核心

(三)科学精神的内容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一)科学与文化

(二)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二章 传统文化影响科学精神培育的两种界说

一、传统文化不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一)“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

(二)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

(三)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一)中华民族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

(三)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四)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

(一)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

(三)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

第三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

一、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一)科学精神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

(二)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

二、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育全体人民的科学精神

(二)科学精神是促进民族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科学精神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构建营造社会氛围

(四)科学精神是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性基础

(二)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保障

(三)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主体

第四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可能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培育科学精神的前提条件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

(三)传统文化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

(一)“惟道是从”的精神品格培育求真精神

(二)“不语怪、力、乱、神”的无神论传统培育理性精神

(三)“知行合一”的践履精神培育实证精神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培育民主精神

(五)“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为学之道培育怀疑精神

(六)“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培育宽容精神

(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传统培育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八)“以德摄知”的文化传统培育科学伦理精神

三、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与科学精神相契合

(一)自然国学知识与科学理论成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二)传统文化致思方式与科学精神并不违背

(三)传统文化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契合

第五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路径

一、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观念层面的培育

(一)“由艺臻道”与视科学精神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

(二)“以道统艺”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三)“内圣外王”与重塑“德”、“知”关系

(四)“道不遁物”与学习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实践层面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

(二)“礼乐教化”与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

(三)“格物致知”与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

(四)“经世致用”理念下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学术层面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以德为先”与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

(二)传统文化“唯才是举”与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三)传统文化“礼法并用”与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

(四)传统文化中的“监察制度”与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制度层面的培育

(一)“民胞物与”:制度的制定应符合科学精神的“公有性”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制度的遵守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有组织的怀疑”

(三)“一断于法”:制度的执行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普遍主义”

(四)“以道制欲”:制度的监督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无私利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科学精神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文明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尺,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是文化自信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文化特质,既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有利于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 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内在需求,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区别于他者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和历史长河的时间经验,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择优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传承性、民族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求真精神为核心,是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并不是将两个毫不关联的思想和理念强行凝结在一起,二者在科学与文化、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均有交互性,这也成为了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的立论基点和展开依据。 改变当前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社会现状,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问题。传统文化之于科学精神培育,“不利说”认为:中华民族被誉为是一个文明古国,却不完全是一个科技大国,因为“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有利说”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技术即是在儒学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儒学和科学是必然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也是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 就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而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锋、思想碰撞、价值观冲突,迫使每个自觉的民族都要了解、学习、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当今,民主、自由、法治、理性等价值理念,逐渐成为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人们认同并践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主旨。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培育科学精神,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并且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既然是作为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而存在,那么就并非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所独有,人文社会学家和社会大众也可以具有科学精神。同样,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虽然人文、道德、伦理精神显著,但同样不乏科学精神,以《论语》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成为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均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能够在科学精神培育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渗透和转化作用。 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必须落实到路径层面,这既可以检验理论研究之不足,也使科学精神培育不流于口头和形式。培育要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和多个层面开展,观念层面要正确处理“道”与“艺”的关系,使科学精神成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实践层面要把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学术层面而言,以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意蕴,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制度层面上,要以科学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在制度建设中的制定、遵守、执行、监督环节中,“一以贯之”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融历史视域、时代精神、世界视野于一身,集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于一体,确立了文化理性精神,具有了不卑不亢的文化气度,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显现,也铺垫了增强、实现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

著录项

  • 作者

    梁秀文;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授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夏从亚;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理学;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阈下; 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