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极海水中氟氯烃分布特征和示踪研究
【6h】

北极海水中氟氯烃分布特征和示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氟氯烃的简述

1.2氟氯烃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氟氯烃作为海洋示踪物的研究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海水中溶解CFCs检测技术概述

2.2捕集解析装置的设计

2.3仪器与试剂

2.4实验流程图

2.5样品分析流程

2.6标准曲线、检出限及回收率的测定

2.7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白令海氟氯烃的分布及其水团示踪初步研究

3.1海区概况

3.2样品采集与分析

3.3结果与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 挪威-格陵兰海氟氯烃的分布及其水团示踪初步研究

4.1挪威-格陵兰海海区概况

4.2样品采集与分析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氟氯烃(CFCs)在大气环境科学、气候变化研究方面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氟氯烃在示踪海洋水系结构、洋流水团运动及其相互作用、水团年龄、海气交换过程的研究价值日益显著。20世纪80年代后期,CFCs的生产达到了高峰,在对其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已达到了2000万吨。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释放了大量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臭氧层不时出现一些空洞,特别是在南极地区每年冬天都会观测到臭氧空洞。2011年确认北极臭氧减少幅度打破了观测记录,首次出现了类似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
  国际上普遍采用自行设计的吹扫捕集装置富集海水中氟氯烃,然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本文结合国际上现有研究成果,自主开发了一种新型氟氯烃检测装置,并完成了应用于北极海水中氟氯烃现场测定的前期基础性研究。
  自行设计吹扫捕集-气相色谱-ECD检测系统,优化实验条件,成功测定四种CFCs。主要实验流程:将25 mL水样注入吹扫室中,吹扫气体为高纯氮气,流速70 mL/min,吹扫时间5 min,捕集温度-37℃,解析温度130℃,脱附时间2.5 min,使目标物进入气相色谱分离检测。气相色谱载气压力为0.066 MPa;色谱柱箱恒温50℃,检测器温度280℃。
  本实验以CFCs标准气体进样,体积为20μL,平行测定3次,以吹扫1 h的水样作为空白水样,测定空白值,计算回收率。回收率CFC-12为98.8%±1.5%,CFC-11为99.9%±1.8%,CFC-113为98.9%±3.9%,CCl4为97.1%±1.8%,表明该法回收率较高。标准气体中的CFCs经低温吹扫捕集,再加热解析后进入气相色谱仪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氟氯烃的精密度符合分析实验的要求,CFC-12、CFC-11、CFC-113、CCl4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5%之内。
  将该方法用于测定第五次北极科考的海水样品,以北冰洋的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及挪威-格陵兰海为研究海区,考察这些海区的CFCs的含量、分布与地形地貌及其它相关要素的关系;根据这些分布特征,研究北冰洋的水团表观年龄。
  我们初步分析CFCs浓度与温度、盐度的关系,以期对深层水团示踪提供支持。将白令海BL断面的水团分为高温低盐、高温高盐、低温低盐、低温高盐四种水团。从 CFCs的浓度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大胆猜想不同温度、盐度的水团CFCs有其特定的浓度范围,反过来CFCs可以指示水团的变化,可以根据CFCs的不同浓度,以及不同CFCs之间的比值确定水团来源是否一致。
  将格陵兰海BB断面的水团分为高温低盐、高温高盐、低温低盐、低温高盐四种水团。将挪威海AT断面的水团分为高温高盐、低温低盐、低温高盐三种水团。运用自己制作的图表分析前人测定的CFCs浓度及比值,提出合理怀疑并分析原因。
  采用pCFCs定年法对白令海、挪威-格陵兰海的深层水团的表观年龄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对于白令海深层水团,pCFC-12算法得到年龄分布在46~54年,pCFC-11算法得到的年龄分布在42~47年。对于挪威-格陵兰海深层水团,pCFC-12算法得到水团年龄分布在40~54年,pCFC-11算法得到的水团年龄分布在43~59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