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繁育补充特性研究
【6h】

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繁育补充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前言

1.文献综述

2.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性腺切片研究

2.1材料和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2.3.1温度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2.3.2菲律宾蛤仔不同性腺繁殖期

2.3.3菲律宾蛤仔性腺成熟和排放

3.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繁育补充特性

3.1调查与实验方法

3.1.1调查方法

3.1.2实验方法

3.2结果分析

3.2.1环境因子周年观测

3.2.2胶州湾底播移植菲律宾蛤仔性腺指数测定

3.2.3胶州湾底播移植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3.2.4胶州湾底播移植菲律宾蛤仔浮游幼虫分布调查

3.2.5主要发育周期

3.2.6讨论

4.胶州湾菲律宾蛤仔附着影响实验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1.1实验材料:

4.1.2实验对象:

4.1.3实验方法:

4.2结果

4.2.1小水体的实验结果

4.2.2培育池的实验结果

4.3讨论

5.结论和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ppinarum),作为胶州湾主要底播增养殖贝类,在胶州湾水域曾经分布甚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而导致自然种群资源严重衰退,近十年来胶州湾菲律宾蛤仔主要以底播养殖为主,由于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自然海区已不能形成相当规模的补充群体,本地苗种严重不足,制约胶州湾蛤仔养殖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每月定期采集菲律宾蛤仔样本,用于制作性腺组织切片,并进行观察、拍照。同时于2006年5月-11月菲律宾蛤仔繁殖期内,对胶州湾底播增养殖区进行浮游幼虫拖网调查、显微镜观测,分析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繁育补充特性,并在室内进行不同附着基附着比较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福建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适应胶州湾环境条件后,性腺发育正常;性腺组织发育与发育周期与原自然种群一致。6月下旬第一个休止期时,雌、雄个体滤泡都没有完全的消失,两个生殖周期甚至存在着联系性,菲律宾蛤仔性腺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多次发育。一周龄蛤仔也可成为初级性成熟繁殖群体。菲律宾蛤仔的性比差异稳定无性转换现象,雌雄比约1.3。 (2)菲律宾蛤仔春季繁殖群体性腺指数大,性腺发育饱满;秋季群体性腺指数波动小,各发育期区分不明显。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幼虫密度全年成双峰变化分布,且第一高峰幼虫数量高于第二高峰;同时每一繁殖期内又有两次较为集中的幼虫排放过程,春季两种幼虫分布密度均高于秋季,但总体看来繁殖期内D形、壳顶幼虫密度总量较低,成为影响后期贝类附着生长的内在因素。 (3)菲律宾蛤仔浮游期幼虫发育过程完整,但延迟变态现象严重,导致贝类幼虫质量下降影响其附着及后期生长。 (4)结合室内大小水体附着实验得出结论,红岛海区底质对菲律宾蛤仔附着影响显著。小水体不同附着材料下的附着情况表明,无附着基变态率最高,平均分别比矿砂高21.1%,比海泥高29.46%,统计分析表明,在变态率方面不同附着基差异显著。大水体几个批次无附着基采苗和砂盘采苗变态率的比较。前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繁育补充特性研究者变态率平均为45.0%,后者仅9.4%。方差分析表明,无附着基与砂盘采苗幼体的变态率差异显著。 本文通过对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繁殖特性、繁育机理与条件的系统研究,揭示了影响贝类附着生长的各类原因,提出生态修复措施。从而为构建环境友好的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健康增养殖体系提出建议,为这一特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