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营凹陷西部地区滨浅湖滩坝砂岩储层预测及描述技术研究
【6h】

东营凹陷西部地区滨浅湖滩坝砂岩储层预测及描述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前言

0.1选题目的及意义

0.2国内外研究现状

0.3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0.3.2滩坝砂岩储层的地震描述技术研究

0.3.3技术路线

0.4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内容:

0.4.1主要研究成果

0.4.2创新内容

1基础地质研究

1.1滩坝砂岩的形成机制与控制因素

1.1.1滩坝砂岩的形成机制

1.1.2滩坝砂岩的沉积类型及其沉积模式

1.1.3滩坝砂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1.2滩坝砂岩储集层特征

1.2.1滩坝砂岩地层结构特征

1.2.2滩坝砂岩岩石学特征

1.2.3粒度概率图和C-M图特征

1.2.4古生物特征

1.2.5沉积构造特征

1.2.6滩坝砂岩速度特征

1.2.7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

2地震描述技术

2.1滩坝砂岩地质成因的地震预测

2.1.1古地貌恢复研究现状

2.1.2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

2.1.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

2.1.4开发出的古地貌恢复技术流程

2.1.5研究区应用效果

2.2滩坝砂岩正演模型

2.2.1波形定义

2.2.2理论地质模型正演模拟

2.2.3实际地质模型正演模拟

2.3地震属性预测

2.3.1学习型地震波形预测技术

2.3.2基于不同属性的降维分析储层定量评价技术

3.应用效果

4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应用沉积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古地貌、浪基面、物源对滩坝砂岩发育与分布的控制作用,针对东营凹陷不同成因类型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建立起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带各种成因类型滩坝砂体的沉积模式,系统总结了不同沉积环境下滩坝砂体的沉积模式及储层特征;利用多元综合标定、相干分析技术,实现了滩坝砂岩顶面构造形态的精细解释和落实;分析了以往古地貌恢复技术方法的特点及不足,通过反复实验,开发出较为完善的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技术,实现了古地貌背景的准确再现。 针对滩坝砂岩储层的实际发育特点,设计了不同厚度、不同岩性组合特征的滩坝砂岩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系统总结了滩坝砂岩地层的地震波形特征;总结了不同地层岩性组合下滩坝砂岩的地震属性特征,建立了滩坝砂体的地震物理响应特征与储层发育程度的对应关系和滩坝砂岩地震识别模式;根据正演模拟结果得到的认识,利用井震资料的相关性分析及标定技术,根据不同区带滩坝砂岩发育的具体地质特点,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尝试了利用地震属性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成因滩坝砂体储层的地层结构特征、岩石学特征、概率图和C-M图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构造特征、速度特征、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等储层物性进行研究,总结出断陷湖盆不同成因滩坝砂体的储集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断裂作用及古今构造背景对滩坝砂体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综合多种资料,融合多方位信息,实现了滩坝砂岩油藏的综合评价。创新形成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技术、学习型地震波形储层预测技术、基于不同属性的降维分析储层定量评价技术;首次提出古地形最高部位以沉积滩沙为主,不利于坝沙沉积观点。在勘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使整体勘探效益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