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隐喻作为词汇多义性理据的研究
【6h】

对隐喻作为词汇多义性理据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What is polysemy

2.2 Polysemy within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the problems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polysemy

Chapter Three. Metaphorical Polysemy

3.1 An introduction to Polysemization

3.2 Metaphor: deep mechanism of polysemization

3.2.1 Metaphor

3.2.2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meanings

3.2.3 Creativity of metaphorical extension

3.3 Metonymy and metonymic extension of meanings

3.4 Relations between Metaphor and Metonymy

Chapter Fou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ical polysemization of Chinese "红" and English "red"

4.1 Different senses of "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4.2 Cogni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senses of "红" in Chinese and "Red" in English

4.3 Comparison of extended senses of "红" in Chinese and "red" in English and cultural explanations

4.4 Comparison of grammatical usage of "红" in Chinese and "red" in English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一词多义是各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家们对此有广泛的研究。过去,人们往往用传统的视角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他们更多关注引起一词多义的内部因素,而忽略了语言的外部因素,如人类的认知手段,生活体验,文化因素等,从而未能抓住多义词的实质。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能从外部因素来更合理、系统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有不少人从认知角度考察多义词,但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依据原型理论。具体地、系统化地从隐喻角度研究一词多义并不多。而隐喻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导致英语词汇多义性的重要支柱。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为理论依据,从隐喻这一词义扩展的底层机制为出发点,对多义词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即多义词范畴的内部结构,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多义词意义扩展的机制、本质和过程。转喻也具有认知功能,是多义词产生的另一重要工具。其本质也是概念性的,其工作机制也是一种映射,所以从根本上讲,转喻属于隐喻的范畴。主要借助隐喻和转喻的多义词扩展过程表明了词义的扩展不是任意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此外,本文对英汉“red”和“红”的多义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认知共性和个性并存于多义现象之中,并对这些异同从认知、文化和语言角度进行了解释。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篇论文要实现的研究目标和论文框架。第二章回顾了与多义词相关的概念,还简要介绍了研究多义词两大主要传统理论学派并指出了其缺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方法的回顾,指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研究多义词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并进一步提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最根本工具,是多义词形成的主要理据。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多义词形成的过程。这一章主要把一词多义的形成和隐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论述,涉及到隐喻的本质、作用、运行机制、分类,重点分析了在隐喻这一认知工具下多义词是如何形成的。转喻,本质上具有认知功能,在词义扩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这一部分对什么是转喻以及它在词义扩展中如何发挥作用也进行了分析。此外,为了深化论文的主题,这一部分把隐喻和转喻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指出转喻本质上属于隐喻的范畴。第四章以基本颜色词之一的“红”为例,对比分析了它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扩展的异同,并从认知、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异同。最后一章是对前面讨论的总结:隐喻化是一词多义的最主要的理据,隐喻是一词多义形成的内在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