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卷烟镀铝转移项目的ISO14001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6h】

卷烟镀铝转移项目的ISO14001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本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实施ISO14001系列管理标准有效性研究现状

1.2.2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现状

1.3本文的结构

1.4本文的创新之处

2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论综述

2.1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

2.2 ISO14001的主要内容

2.2.1 ISO14001简介

2.2.2新标准ISO14001的主要内容

2.2.3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运行模式

2.3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施及意义

2.3.1 ISOI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施

2.3.2企业实施ISO14001管理体系的意义

2.4卷烟镀铝转移项目的ISO14001主要特点

2.5卷烟镀铝转移项目ISO14001有效性的界定

3卷烟镀铝转移项目的ISO14001有效性因素分析

3.1环境因素

3.1.1环境因素的来源

3.1.2环境因素的影响

3.2产品材料因素

3.2.1内衬纸

3.2.2残留溶剂

3.3生产工艺因素

3.3.1直接镀铝法

3.3.2转移镀铝法

3.4产品生产可行性因素

3.4.1环保性能

3.4.2经济性能

3.5国际国内同行业影响因素

3.6体系实施方面因素

3.7保证因素

3.7.1结合组织自身特点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的基础

3.7.2满足守法承诺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点

3.7.3预防污染是体系有效性的最佳切入点和持续着眼点

3.7.4体系动态特征的维持是体系持续有效的表现

3.7.5良好的环境绩效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结果

3.7.6纠正和预防措施是体系有效的根本保障

4卷烟镀铝转移项目的ISO14001有效性模式构建

4.1卷烟镀铝转移项目ISO14001体系构建准备

4.1.1项目环境目标

4.1.2项目环境指标

4.1.3针对目标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4.2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4.2.1环境因素的识别

4.2.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3环境因素的更新

4.3风险控制

4.4关于指标筛选优化的主成分分析法

4.4.1原始数据标准化

4.4.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4.4.3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4.4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4.4.5选择主成分个数

4.5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模型

4.5.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4.5.2 BP网络参数确定和计算流程

4.6有效性因子的定量选取

5 ISO14001体系有效性实证分析

5.1样本的选取和主成分数据分析

5.2神经网络模型的运行

5.2.1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参数运行

5.2.2单隐层BP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运行结果

5.3卷烟镀铝转移项目ISO14001体系的有效性取得的成果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国家标准化组织(ISO)响应联合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目的是通过环境管理工具的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自愿环境管理活动,促进组织环境绩效的改进,支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其中ISO14001标准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龙头标准,也是唯一可供认证使用的标准。至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争取通过ISO14001环保体系的认证,而研究有效的环保管理模式也成为企业日益重视的课题。 论文第一部分是绪论,在绪论中说明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ISO14001环保认证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本文的结构及创新。 第二部分是有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论综述部分,系统综合的阐明了ISO14001标准产生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在企业实施的模式及有效性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为卷烟镀铝转移项目ISO14001有效性因素分析,分为7个部分,环境因素,产品材料因素,生产工艺因素,产品生产可行性因素,国际国内同行业影响因素,保证因素,根据因素分析实施有效性改进,并从中选取论证的因素。 第四部分为镀铝转移项目ISO14001有效性模式构建,主要阐释了本文的验证思路,即在选取的各因素的基础上,对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甄别,及同行业的对比,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影响有效性较为显著的主因素,并将其作为本文的论证主因素。 第五部分在主成分选取的基础上,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单层神经网路的训练模拟来证明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项目之后的有效性确实得到了显著优化。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