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关节联合用力蹬伸末期力量训练对跳远基本跳跃能力影响的研究
【6h】

多关节联合用力蹬伸末期力量训练对跳远基本跳跃能力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下肢后蹬末期力量训练的提出

1.1.2 下肢多关节联合用力后蹬末期

2、文献综述

2.1 下肢蹬伸力量的研究现状

2.1.1 超等长练习在下肢蹬伸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现状

2.1.2 组合力量练习在下肢蹬伸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现状

2.1.3 现有下肢力量训练方法所存问题的研究现状

2.2 下肢后蹬力量和跳远基本跳跃能力

2.3 表面肌电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3、实验对象和方法

3.1 实验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训练前后基本跳跃能力成绩的变化

4.2 不同练习手段的肌电特征

4.2.1 传统杠铃深蹲力量练习各肌肉肌电活动直观图(蹬伸五次)

4.2.2 后蹬式形式下的各肌肉肌电活动直观图(蹲起五次)

4.2.3 实验结果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当前,力量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增强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是提高运动成绩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以力量为依托的体能类项目,还是以技术和灵活为主的非体能类项目,以及那些以技、战术配合为特点的群体类项目,均加大了对力量训练的研究和重视程度。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组织和神经系统以增加其力量,力量练习方练的不同会导致肌肉产生不同的练习效果。
   通过对日常训练手段的分析和对下肢蹬伸动作的解剖学研究以及对前期试验不完整数据的处理,我们发现在诸多的运动项目中存在如下问题:1、随着下肢后蹬速度和下肢各关节伸展角度的增加,人体髋、膝、踝的肌肉力量下降明显。2.运动员在膝角大于120°左右以后呈现肌力水平较低现象,即使膝关节伸展的角速度已经开始减少,但肌力却仍然没有增加。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髋关节、踝关节伸展过程中。3、限定条件情况下,即排除蹬伸后期由于惯性因素的影响,下肢肌力水平仍然较低。结合以上发现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现用下肢向后蹬伸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力学分析发现:1、常用的各种形式的杠铃练习和坐姿前蹬练习存在动作结构与专项相似性不高,不能较好克服动力性负荷的惯性影响。膝关节角度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下肢承受的外加负荷减小;2、用于下肢力量训练的各种形式的跳跃力量练习在形式上虽然与后蹬动作本身较为接近,但其负荷强度很难继续增加和实施控制等。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蹬伸末期力量训练方式,通过结合跳远的基本跳跃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蹬伸末期力量训练对下肢力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实验后,二组的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原地纵跳指标测试具有所提高最大力量均有所提高,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通过训练后,立定跳远成绩较训练前提高7%;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提高4%。立定三级跳远实验组提高8%;对照组提高3%。原地纵跳实验组提高27%;对照组提高17%。两组通过训练后三项成绩较训练前均有所提高,但是每项的提高幅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实验结果表明:加强蹬伸末期的力量训练对跳远的基本跳跃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后蹬力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练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