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6h】

澳大利亚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澳大利亚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一节 澳大利亚忠实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一、澳大利亚与国际海洋法会议

二、澳大利亚管辖海域的建立

三、澳大利亚海洋事业的推进

第二节 综合发展的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

一、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的主要内容

二、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的突出成就

三、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的借鉴价值

第二章 澳大利亚海洋政策与立法实践

第一节 协调区域海洋利用的海洋政策

一、架构新世纪海洋战略

二、制定海洋政策发展方案

第二节 完备的海洋法律制度

一、积极进行国内海洋立法

二、联邦与州的海洋管辖冲突与解决

三、联邦与州的海洋法律制度安排

第三节 统一的海上执法力量

一、集中的海洋执法体制

二、海岸警备队的建立

第四节 以保护生态为主的海岸带综合管理

一、区域行动计划的制定

二、综合管理模式的实现

第三章 澳大利亚海域划界争端处理实践

第一节 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则规则

一、可供选择的划界原则

二、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分别划界的要求

三、达成协议以前的临时措施

第二节 双边海域划界解决

一、与印度尼西亚划界争端处理

二、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划界争端处理

第四章 澳大利亚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实践

第一节 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背景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大陆架制度解析

二、已提交的划界申请案

三、划界主张多有重叠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外大陆架划界问题剖析

一、申请及建议范围

二、援用的第76条规定

三、待决的海洋划界问题

四、南极照会

第五章 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海洋法实践的现状

一、海洋综合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二、海域争端形势复杂

三、外大陆架划界步履维艰

第二节 我国海洋法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海洋综合管理尚不成熟

二、海域划界地位被动

三、外大陆架划界准备不足

第三节 完善我国海洋法实践的对策建议

一、全方位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二、把握海域划界争端解决主动权

三、积极争取大陆架最大扩展范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短缺,海洋空间及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尤其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对国家在各海洋空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全面明确的规范,为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海洋新秩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澳大利亚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海洋法实践。通过加紧领海基点基线的确立,加大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资源的调查力度,大力开发利用“蓝色国土”,实现了海洋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维护并扩展了国家的海洋权益。
   本论文以《公约》为基础,以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中较为突出的三个方面,即海洋政策与立法、海域划界争端的处理和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系统阐述和分析其全面运用《公约》的法律制度、加强海洋管理实践、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最大限度地拓展本国的管辖海域等的成功实践。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我国海洋法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了借鉴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完善我国海洋法实践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澳大利亚海洋法实践研究,本论文力求加深对该领域国际法规则的认识,对《公约》及其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有更清晰全面地把握,为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公约》生效不到16年的时间,很多理论尚未完善、规定相对模糊,加之《公约》是国际间多种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有些内容规定的过于原则化,在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因此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对沿海国家的海洋法实践研究其意义远远大于理论研究。国内海洋法学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只是分析具体一项法律制度然后进行案例的实证分析,或者是针对各国适用《公约》某一项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却没有系统的研究一国多个方面的海洋法实践并从中提炼有特色的成功的适合我国借鉴的方面。
   本论文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的资料研究,但却不是停留在沿海国实施《公约》的一般性描述,把资料机械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思考和系统分析澳大利亚国家实践的背景、手段和效果,结合国情发现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典型经验,从全局宏观的角度对澳大利亚进行成体系评价,为我国的海洋法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更具实证性与可操作性。
   而且本文还选取了外大陆架划界这一当今海洋法学界最前沿热点的问题展开分析,对澳大利亚划界申请案进行深刻剖析,提出适用《公约》规则的最大划界范围可能,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公开的有限资料中探索澳大利亚如何综合运用法律与科技手段成功实践《公约》,并提出《公约》规则在适用中面临的各方面挑战,为我国扩展外大陆架做理论铺垫,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与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