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半岛北岸砂质海岸现状及演化分析
【6h】

山东半岛北岸砂质海岸现状及演化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海岸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海岸侵蚀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加剧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我国约有70%的砂质海岸正在遭受侵蚀,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山东省是我国11个沿海省份之一,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蓝色经济区,掌握山东半岛砂质海岸的类型和侵蚀现状对未来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以及海岸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半岛北岸在构造上属于胶东隆起,接近一半的海岸为砂质海岸,拥有众多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旅游区,是未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受人类影响而发生海岸侵蚀的重灾区。
   本文依托山东省砂质海岸生境养护和修复技术研究项目,将山东半岛北岸砂质海岸划分为28个岸段,逐段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主要包括:现场大面积踏勘与走访、剖面与岸线监测、沉积物粒度变化等众多基础调查方式。在获得准确的现场实际资料基础上结合前人经验和成果,对山东半岛北岸砂质海岸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型砂质海岸的淤蚀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砂质海岸主要包括岬湾袋状海滩和沙坝夷平海滩两类,其中绝大多数海滩处于侵蚀状态,只有少数海滩处于稳定或淤涨中。同时海岸侵蚀也可分为两类:蓬莱以东海滩朝向北东向,而蓬莱以西的海滩一般朝向为北向或北西向,而此处沿海波型的几乎全是风浪,强浪向和常浪向为偏北向、北东向,所以,蓬莱以东各岸段以横向输沙为主,而以西各岸段则以纵向输沙为主。因此两侧侵蚀机制不同,横向输沙为主的岸段,被侵蚀沉积物向外海输运,因此采砂和河流输沙减少成为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纵向输沙为主的岸段,被侵蚀沉积物除了向外海输移外,更主要的是形成泥沙流沿岸向下游输移。基于以上研究对研究区内海岸侵蚀原因作出讨论,认为人工建筑的沙源拦截、人为海滩采砂是山东半岛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风暴潮、长期的波浪等海洋作用力造成的自然侵蚀也加速了海岸的侵蚀后退。在对研究区侵蚀原因的分析后也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认为限制海滩采砂以及开展海滩养护是当前解决海岸侵蚀的合理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