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透空式进海路平面布置及结构设计研究
【6h】

透空式进海路平面布置及结构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大陆资源的开发已日益不能适应这种增长速度,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滩海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在该地区建设进海路,端头连接人工岛成为新的油田开发模式。滩海地区海洋地质条件较差,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沉降量大,建筑物的稳定性差。我国现有进海路多为实体结构,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原有的潮流流场,影响泥沙运动,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冲淤。
   透空式结构属轻型结构,能显著减小由海洋环境带来的动力荷载和对周围岸滩演变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得到一种安全、经济、适用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透空式进海路新型式,使滩海油田能尽快安全、经济、高效的投入开发,对油田稳产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滩海透空式进海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本文结合胜利油田青东5井区水深2.1m至3.5m段拟建进海路型式进行研究,具体考虑两种结构型式:桩板组合涵洞式进海路和箱涵式进海路,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通过收集工程区域的资料,运用专业软件M1KE21对透空式进海路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得出透空式的结构型式相对于实体对工程流场影响更小,进海路透空率的增加有利于抑制进海路两侧的冲刷,建议在工程建设中加强进海路北侧坝根和人工岛周边的加固防护;
   (2)进行了桩板组合涵洞进海路模型试验,检验了进海路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测量了上部结构的浮托力。试验考虑了3.5m宽和7.0m宽两种上部结构,+1.00m~+3.55m共7种水位,采用极限破碎波高。稳定性试验发现:各水位下,上部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均保持稳定;7m宽路面的最不利工况是+2.20米水位,上部结构在水平方向发生侧移;3.5m宽路面的最不利工况是+3.00米水位,上部结构在水平方向发生较小侧移。浮托力测量试验发现:在各水位条件下,3.5m宽路面浮托力的最大值均小于上部桥面结构的净重;7m宽路面在+3.55m水位时浮托力最大值为1419.7kN,大于桥面结构的净重1185.2 kN,但此时桥面承受较大的垂直向下的动水压力,试验中并未测量计入。建议在设计和施工中注意加强抱箍的强度;
   (3)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冰荷载计算方法,最后采用我国2010版的《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来计算透空式结构的冰荷载。壁厚为30cm和40cm的每个箱涵式结构侧壁承受的冰荷载分别为376.7kN和449.97kN;桩板组合涵洞侧壁承受的冰荷载为1632.96kN;每延米透空式进海路上部结构承受的冰荷载为388.8 kN。建议工程区域采用箱涵式进海路结构型式。

著录项

  • 作者

    李坚;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水利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史宏达;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652.63;
  • 关键词

    透空式进海路; 数值模拟; 平面布置; 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