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牡蛎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6h】

长牡蛎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生长模型的建立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9×5全因子设计建立了45个全同胞家系,以微卫星标记为家系鉴定手段,对12月龄的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第二部分利用定期采集的生物学数据,采用模型拟合方法研究了长牡蛎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长牡蛎亲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ucdCg129,ucdCg134,ucdCg148,ucdCg149,ucdCg160,ucdCg196)对335个长牡蛎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成功将270个个体分配至单一亲本对,其余65个被鉴定为污染个体。
  子代和亲本的等位基因平均数均为12.67,子代群体中没有等位基因的丢失。亲本中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714和0.918,子代中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916和0.881。Wilcoxon配对检验表明:与亲本相比,子代的Ho值略有升高(P=0.057),但He值却明显降低(P=0.004)。
  2.长牡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长牡蛎壳高、壳长、壳宽和总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49±0.25、0.36±0.19、0.45±0.23和0.35±0.17。各性状的遗传力均位于0.3—0.5之间,属于中高等遗传力。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呈现正相关:遗传相关值位于0.55—0.86之间,为中高等相关;表型相关值位于0.31—0.50之间,为中低等相关。总重与其它性状的遗传相关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壳长>壳高>壳宽,总重与其它性状表型相关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壳长>壳宽>壳高。
  3.长牡蛎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方程
  长牡蛎幼虫期壳高(H)、壳长(L)对日龄(t)的回归遵循Logistic模型,生长方程分别为:H=455.612/(1+9.500e-1.142t),R2=0.999;L=462.476/(1+8.026e-0.108t),R2=0.996。幼虫期壳高与壳长成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L=0.76H+18.82,R2=0.994。长牡蛎养成期的生长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壳高(H)、壳长(L)、壳宽(W)和总重(TW)对月龄(X)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分别为:H=-0.0297X4+1.0365X3-12.0220X2+57.6500X-68.9260,R2=0.985:L=-0.0173X4+0.5893X3-6.5702X2+30.2420X-34.4150,R2=0.986:W=-0.0068X4+0.2620X3-3.2806X2+16.9170X-22.1410,R2=0.956:TW=-0.0219X4+0.8234X3-10.1680X2+50.7040X-85.411,R2=0.972。壳高、壳长、壳宽与总重均呈现幂函数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H=23.645TW0.3213,R2=0.998;L=12.337TW0.3776,R2=0.995:W=6.611TW0.3589,R2=0.981。

著录项

  • 作者

    孔宁;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水产养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琪;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985.35;
  • 关键词

    长牡蛎;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估测; 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